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千万事始于足下

2024-01-05 11:03:32  来源: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题记

  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经说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揭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再远的路只有一步步走下去才能达到终点。伴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深入演化,我想,驶向成功的步伐更应带着文明的节奏和道德的修养,这就是所谓的规矩意识。

  诚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懈的努力造就了时代的胜利,平凡的积累成就了时代的不平凡。例如,再复杂的机器都是由一个个零件组装起来的,而每个零件都是由精准倒模和精确切割而成,没有前期的“零件规矩”哪有后面的“制造惊奇”。再如,再厚的书也是由一个个字写出来的,而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的造词、造句“运用规矩”,胡编乱造成就了不“名著经典”,只不过是一些文字的“无序堆砌”。牢固树立规矩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踏着文明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人人都是文明城市的主人翁。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发现很多始于足下的“不文明”。例如,为了少走两步横跨马路护栏;为了个人美拍脚踏网红景点;甚至为了吸引眼球卢浮宫泡脚等,这些污点,让我们丢了“面子”也失了“里子”。文明美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又是折射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形象的镜子。如果我们不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做到文明礼仪表里如一,家里家外都一样,种种陋习总会找到这样那样的外泄渠道。

  常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每个看风景的人,都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决定着你在别人眼里是一道怎样的风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对言行举止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将规矩挺在前面,将精神扛在肩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心怀敬畏、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一是常怀公德之心。公德是什么?公德是彼此见面时的微笑,是患难与共时的帮助,是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尊老敬老的“问好”,是表达歉意的“对不起”,是垃圾分类的积极主动,是禁止吐痰的主动制止等。常怀公德之心,方能行有所止。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与使命。举手投足间,用实际行动去做一个文明礼貌、有公德心的人,一起走出一条文明礼仪的康庄大道。相信只要我们大众共同努力,社会一定更和谐、城市一定更文明,生活一定更精彩!

  二是常怀利他之心。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有这么一句话: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意思是只要人人都去关心社会,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常怀利他之心,方可成就大事。当一个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将私欲丢弃到阴暗的角落,让自己的言语和行动释放光和热,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不仅会让自己感到幸福,社会也因此充满了温馨。毕竟,利他就是利己,笑容远比冲突让人感到惬意,快乐总藏在你迈出的第一步。

  三是常怀法礼之心。社会如同一张巨大的网,要靠文明礼仪来编织,以法立规是治理不文明现象的杀手锏。通过以典型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抓到底,以点带面,让违规者深刻感受到不便不适乃至痛感,使其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文明礼仪的敬畏。常怀法礼之心,亮剑厚植文明。例如,城市旅游“黑名单”、媒体现场集中曝光“不良行为”、典型案例宣教推广等,使不文明行为“走不出门”,让遵守规则成为市民的内在需要,避免因为违法成本低而不遵守文明礼仪的现象。

  漫漫其修远兮,唯有“文明”,懂得“礼仪”,方能觅得“诗和远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