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语:1931年的9月18日,炮声轰隆,炸毁了南满铁路,炸开了沈阳城。仅一星期,日军侵占辽吉两省;4个多月东北沦陷。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几千万中国人沦为“亡国奴”。这一炸,在中国人心里烙上了一道永恒的伤疤;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起点。 今年的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纪念日,让我们缅怀历史,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九一八”历史回眸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使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日中甲午战争后,日本已傲慢地不再把中国看成竞争对手,日本那些野心极大的政要们确定了首先征服满蒙、再征服中国和世界的计划,已经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 然而,“九一八”之后,白山黑水间的人民武装抗日的烈火却始终在熊熊燃烧;待其再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全中国,更是在中国全民族抗战中深陷泥潭不可自拔;当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便又为自己加套上了一副绞索。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只是暂时得逞,从长远看,它引来的却是最终的全面崩溃和彻底失败。

【芷江受降:日本投降第一个洽降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的仪式,时间为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因受降地点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史称“芷江受降”。选在芷江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受降主要原因是芷江建有大型军用机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 在此地与中国陆军领导人洽降,并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

数据标题文字1

【芷江受降:日本投降第一个洽降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的仪式,时间为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因受降地点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史称“芷江受降”。选在芷江这个并不出名的地方受降主要原因是芷江建有大型军用机场。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 在此地与中国陆军领导人洽降,并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

数据标题文字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