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村1932:理想之光照亮乡村

发表时间:2023-03-16  来源:德清县委宣传部

    

 

    人在旅途,走走停停,走,是为了追寻;停,是为了回味。一个有从前、有故事的地方,总会让人驻足,比如庾村。 

  莫干山脚下的庾村,曾是《哀江南赋》作者庾信生活的地方。但与她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一位叫黄郛的国民党元老——历任国民政府外交署长、上海市长。1931年,他携家人归隐于此。有感于本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下,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却明显不足,于是,开始了他的“莫干山农村改造实验。”。 

  其妻沈亦云在《亦云回忆》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为改变乡村村貌,黄郛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比如造林植桐,蓄水抗旱,创办学校,比如兴建藏书楼,发展牧场和蚕种场等。这些举措,给当时的庾村注入了无限活力,当然,也给庾村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岁月历史。 

  时光荏苒,黄郛走了,畜牧场散了,很多往事都走成了云烟。只留下路边那一棵棵法国梧桐,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还有那个老蚕种场,虽历经风雨沧桑,却始终静静地站在那里。 

  “一看到蚕种场的沿廊,就被它吸引了。”朱胜萱毫不讳言他对蚕种场的一见钟情。“这座1936年建造的蚕种场园区可以说是乡村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单凭这点就足够吸引创意人在这里发挥热情。” 

  但朱胜萱也发现,莫干山脚下的乡村尽管自然环境无可挑剔,但传统手工艺逐渐流失,饮食文化、乡村布局等也在没落。 

  “我也来自于乡村,我能尽我的力量做些什么?”,还有“这里的平静祥和如何更好地传递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乡民的传统手工应如何保留?地方产业特色如何延续?城乡间如何互动渗透”…… 

  种种思考之下,他发起成立了城乡互动(上海)研究中心,并提出了文化“市集”的概念。即将空间、场所、舞台、市场、作坊等元素及其职能进行聚集,以之作为城乡互动的空间节点,物资集散的商业节点,已经邻里关系的社区节点等,并凸显当地文化价值。 

  蚕种场毫无意外地被选为市集地址,这也是当年黄郛进行莫干山农村改造实验的生产基地。 

  将旧的建筑和格局完整保存下来,修补和美化十一间老房舍,用方正的石材砌起围墙,用山间的绿竹扎起凉棚,用河滩的石子铺设路面……就这样,一座以乡村再造为梦想的文化市集——庾村1932诞生了。 

  我们去的那天,恰值园区对房屋维护保修,处休业期中。园区工作人员小钱遂得空陪我们走了一圈。 

  首先是入口处由旧厂房改建而来的Share·饗自行车主题餐厅。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行车主题餐厅,由台湾本土设计师王胜弘操刀设计。陈列着一位台湾收藏家的20辆产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自行车藏品。充满质感的原生态材料与敏锐超前的设计手法,将工业时代的复古气息完美地融合于乡村元素,赋予餐厅独树一帜的视觉效果和格调氛围。 

  据了解,餐厅的菜系由朱胜萱亲自拟定,观察村民饮食特色,采摘当地有机蔬菜,引入当地的做法,再加上大厨的创意,方列为餐厅菜品。 

  在挖掘和光大当地餐饮文化的同时,餐厅也承载了莫干山的骑行文化。是骑行者的补给站,也是全球知名的山地车品牌选择新品首发之地。 

   

  萱草书屋,由三间老房舍经过最简单的修补而成,风格极为简约,却别样的亲近和清新。平日里,村里的孩子可以随意进出,喜欢的书也可以带走。周末的时候,聘有老师在书屋讲解国学,旨在为山里孩子带来更多传统熏陶。 

  书屋藏书四千余册,都是城里人和集团员工捐赠,分类上架。为能持续运转下去,小钱介绍,现在也嵌入了一个商业模式,在书店里植入了茶水点心。另外,三名设计师参与义卖,他们利用当地的素材,如竹片等,手工制作灯具、竹篮等实用品出售,所得收入划入书屋公益基金。 

  书屋运营后,路过的游客也会带书来丰富书架。显然,在乡村祠堂被推翻后,萱草书屋是庾村几成空白的公共文化空间最好的填补,所以,它还有着另一个更为质朴和暖人的名字——“一间属于乡村的书屋”。 

  如同赏玩一件复合式艺术品,我们慢慢走过了茧咖啡、窑烧面包房,古井花园、“发芽的茶屋”、创客街区、茧舍(设计师客栈)、蚕宝宝儿童乐园……每一处都唤起类似于乡愁的感觉,同时,每一处也清晰萦绕着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文明生活气息。一切都似曾相识,一切又都是从未体验过的浪漫与优雅。 

  边走边聊,也认识了很多不在场的市集设计师和项目参与者,如信奉“我们不是设计师,就希望自己原本就属于这块土地”的设计师仇银豪;坚信“乡建项目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当地文化融入设计之中”以及“孩子的笑声是最好的回报礼物”的王未来、陈明涛设计师;喜欢书法现在又学会了熟练制作各种咖啡特饮的茧咖啡主人沈红慧,园长王海骏,文案人员杨莹……在这里,他们找寻,他们梳理,他们发现,他们跳脱设计图纸,真正从土地出发,努力以文化“市集”的新业态来激活庾村的文脉。他们开农夫市集,任由周边村民卖自家东西;他们搜集大量民间老照片在“庾村百年影像展”呈现,让村民可以看到自己或乡邻的变迁,希望以这样的影像来激活村民对这片土地的记忆…… 

  珍爱记忆,对土地一腔赤诚,让乡村生活更美好,让城乡互动更畅通——改变,也许从他们来到的那一刻起就发生了。 

  也许,这也是另一个更为迷人的故事的开始。 

 

 

作者:苏苏(文)徐敏曙(摄) 

 

主办单位:德清县文明办

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360极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网站体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