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人文保山 游在保山 他拍到了高黎贡山310种鸟 100种蝴蝶

他拍到了高黎贡山310种鸟 100种蝴蝶

发布时间:2021-04-26 09:05:46 来源:保山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761
【字体大小:

图片

2021年2月14日下午,堪称鸟中“大熊猫”的极度濒危珍稀鸟类青头潜鸭首次现身腾冲北海湿地,并瞬间引爆网络,大家都知道这只鸟是由毕争等腾冲观鸟爱好者拍摄到的。

图片

这种全国只有1500只的全球濒危物种闯入毕争的镜头,也许并不是偶然。在他的镜头下已经拍到过高黎贡山的310种鸟,100种蝴蝶。除了观鸟爱好者,毕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局长。

图片

2001年,32岁的毕争,从乡镇长调到高黎贡山保护区担任支部书记,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现在来看当时这一行政决定彻底改变了毕争的生活轨迹,同时也让他找到了点燃一生工作兴趣的兴奋点——摄影。“我初来到高黎贡山的时候,因为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还是觉得有点不适应,后来渐渐迷恋上摄影,就是希望用镜头去感触大自然,给自己的心灵有一种很好的慰藉”。

图片

对毕争来说,这种来自心灵的震撼是从他真正走入高黎贡山开始的。回忆起20年前,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拍摄,关于高黎贡山的第一张照片:“山顶上是皑皑的白雪,中间是绿色的山林,下面又是金色的油菜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过去书本里讲述的立体气候知识就这样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毕争的镜头前,让他心里由衷地赞叹与折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毕争开始用镜头去认知高黎贡山,认知大自然,开始了他的摄影生涯,开始了他的另一种人生,也开始了用他自己的方式慢慢去揭开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

图片

高黎贡山位于我国云南西部边陲,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地缝合线,是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汇的天然屏障,是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交汇融合的前沿。高黎贡山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有高等植物5728种及变种,动物2389种;是我国近30年来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累计共发表新物种518种;是我国灵长类动物分布最多的地区,分布有9种灵长类动物。

图片

图片

这山,这水,这山水间的生灵万物就是毕争摄影的富矿。


“高黎贡山上的动植物实在是太多了,种类达到了上万种,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也不是专门地去拍什么东西,我是遇到什么拍什么,首先要拍到,在拍到的基础上再不断地摸索、拍好。我给自己的一个要求就是,对高黎贡山的物种我尽量给它做到有图有真相”。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保护区总面积40.55万公顷,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世界雉鹊类的乐园”、“生命的避难所”、“人类的双面书架”、“世界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这些称谓每一个都分量十足、独一无二,毕争希望用图片来讲述高黎贡山孕育生命的真相,也让照片成为这些称谓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高黎贡山记录的鸟类是有525种,我拍到了310种,超过半数了,蝴蝶是大概记录了100种,这个数字本身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展示,是高黎贡山保护成果的一个展示”。

图片

近年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在毕争的带领下按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保护理念,以“让世界了解高黎贡山,让高黎贡山走向世界”为目标,在保护区资源管护、森林防火、对外交流与合作、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及参与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成就,促进了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全面发展。

图片

最让毕争引以为傲的是,近几年随着监测水平的提升,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管护辖区内不断地有新物种被发现。消失30多年的云猫再现保护区,发现了中国兽类新纪录红鬣羚,发现并命名了“腾冲掌突蟾”、“腾冲拟髭蟾”、“腾冲齿突蟾”等一批新物种。


“这10年来,在全国所有的保护区里面,我们这里是发现物种最多的一个地方,已经达到了500多种新种。我们用镜头来发现也是用影像来保护”,毕争笃定地说。

图片

“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因为一不小心就是个濒危物种”,这样的说法放在高黎贡山,不是一个段子而是事实。毕争拍摄的大理铠兰的照片,紫色小花花型小巧,花瓣纹路精致,但在奇花异草遍布的高黎贡山绝对算不上夺人眼球,甚至有些不起眼。用毕争的话说,“花只有指甲盖大小”,整个植株也只有3、4厘米,它是在整理护林员拍回来的大量照片中被偶然发现的。

图片

图片

因为大理铠兰地域分布太散,对生存环境高度依赖,一旦离开原生境几乎不能成活,是亟需重点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因此大理铠兰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种名录》(2017),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物种。2018年,高黎贡山保护区腾冲分局在保护区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理铠兰居群。2020年喜马拉雅铠兰和铠兰又在腾冲首次发现,至此高黎贡山南段已有3种铠兰属植物分布。

图片

毕争的镜头里,更多的还是展示着精灵般灵动气质的小鸟们,赤尾噪鹛、白尾蓝地鸲、蓝喉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灰腹绣眼鸟,爱吃蜂蜜的黄腰响蜜鴷……光听听名字就足以见生活在高黎贡山里的这些小鸟有多不凡于世,它们在山林间的歌声就是对高黎贡山最美的礼赞。虽然毕争已经拍到了高黎贡山的310种鸟类,但对观鸟爱好者来说,目前最大的遗憾就是还没有拍到高黎贡山的“明星鸟”——白尾梢虹雉。

图片

“我们的红外相机已经监测到白尾梢虹雉,不仅拍到了它的雌雄同框,还有它的一整个家族,就说明它的繁衍生息还是比较正常,这个是高黎贡山的大明星,它的声音也已经听到了,但是很遗憾它还没有走进摄影镜头里面来”。


对这20年从事高黎贡山保护的职业生涯,毕争总结说是一种痛并快乐交织着的体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与鸟兽山林为伴,“野外还过着野人般的一种生活”,工作条件的恶劣艰辛,伴着他和高黎贡山的守护者们一路走来。踏破青山,青山不老。高黎贡山的美丽和神奇也彻底征服了毕争,并经由他的镜头惊艳了世人。

图片

图片

“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看中国,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看云南,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看高黎贡山”,毕争说10月份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对于高黎贡山来说是很好的宣传和对外展示的机会,他们也正在努力,尽量把高黎贡山最神秘、最神奇、最独特的那一面展示出来。

图片

图片

“真正要了解一座大山,里面的动物,植物,它的山,它的水,它的内涵都需要我们去解读,我就是履行好腾冲人的这个责任,帮腾冲的鸟尽量拍出来,给大家从事科研也好从事视觉审美也好,能够有一种腾冲人的视觉眼光”。毕争过去的20年,用双脚丈量着高黎贡山的土地,用镜头记录生命,守护大山,而未来还在继续。


他说,“自己曾经希望走出大山,结果还是回归到大山,最终还是离不开大山。”


责任编辑:李双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