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两岸二人台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18-03-27 来源:土右旗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早年二人台艺人在包头的广场演出

  黄河浩荡,沿着山西河曲和内蒙古准格尔旗呼啸而过,两岸鸡犬相闻,甚或可以嗅到隔岸飘来的炊米之香。在这晋北蒙南的偏僻一隅,那些饱经沧桑的西口往事已成为记忆,但一种被称为“二人台”的戏曲小调却被传承下来,成为那些逝去记忆的永恒符号。

  最早看二人台演出是从懵懂的孩提时代开始的,那时“文革”尚未结束,但对二人台的禁演已经松动,大人们领着孩子常常聚集在老艺人的家里,或在打麦场上搭建一个简易的戏台,演员都是村里人,他们用锅底的黑和对联的红涂抹装扮,唱生活的简单与厚重,唱命运的斑驳和苍凉。在那个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的年代,这种半遮半掩的演出满足了多少人的心理需求。二人台演出解禁后,大村庄普遍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庙会,而二人台则是庙会期间不可或缺的演出。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二人台演出市场特别火爆,开业庆典,红白喜事都要请二人台剧团演出。每次看戏,当扬琴,四胡和梅(笛子)合奏的牌子曲响起的时候,躁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随后便是正式节目。

  

  

 

  《走西口》中太春和玉莲的生离死别,丈夫去世后哭天喊地的《小寡妇上坟》以及四季忙碌又受尽折磨的《方四姐》,都会让台下的观众寒心酸鼻,唏嘘不已。当然也有欢快诙谐的节目让人忍俊不住,如《王成卖碗》《刘干妈探病》《皮筋顶灯》等。

  

 

  成年后才知道,二人台虽然没有其他剧种古老,但也有近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历史。清朝中后期,走西口已经成为晋陕民众求生活命的唯一出路,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各种民间艺术得到迅速传播,晋剧、大秧歌、秦腔、道情、信天游、码头调等晋陕音乐元素和蒙古曲儿融合渗透,为二人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最初形成的是漫瀚调(蒙汉调),歌词大多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呼噜登亚布(快走)快点走,小心脑亥(狗)咬了妹妹的手;一见面拉住哥哥的手,开口先问一声赛白努(你好)。”每当农闲时节,蒙汉人民围坐在一起自弹自唱,俗称“打坐腔”。

  据《萨拉齐县志》载:“本地村落,除演野台戏外,尚有秧歌一种,似与江淮间花鼓戏异曲同工。”而这种秧歌就有了人物装扮,他们手执道具,别舞别唱。受此启发,民间艺人们在“打坐腔”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引入了其他剧种中的丑旦角色。“揪住你那胳膊拉住你的手,浑身身软来心尖尖抖。”旦角儿抓着丑角儿的衣袖声泪俱下。“山洞的毛驴打断腿,进退两难好后悔!”丑角儿也无可奈何地应和着旦角儿。当“打坐腔”附带了表演后,人们把这种演出叫作“打玩艺儿”。据说周恩来总理看了演出后,问当时绥远省副主席杨植霖先生,这种戏叫什么名字?杨植霖回答,打玩艺儿!周总理笑着说,两人一台戏,我看就叫二人台嘛!1951年4月,杨植霖在一次文艺工作会议上正式把“打玩艺儿”改名为二人台,并被晋蒙陕冀的广大二人台爱好者逐渐认可。

  

 

 

  如今,二人台早已浸入每个西口人的骨髓和血脉中,也早已成为西口人生命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二人台虽然没有其他大剧种的容容华贵,但成千上万的西口人却实实在在用心爱着二人台。这些来自生活最本源的歌唱,散发着黄土地的激情,浓厚豪迈,也表达着大草原的包容,善良宽厚。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需起个调,一句句委婉动听的曲调就会象黄河水流淌而来。历史早已灰飞烟灭,但二人台越唱越年轻,从贫穷唱到富裕,从缠绵唱到激昂,从土默川唱到维也纳,二人台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磅礴之气。河曲、土右都是国家命名的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理应为那段辛酸的记忆和美好的明天,继续吹拉弹唱。

  

 

  (据《包头晚报》)

责任编辑:刘磊
0
上一篇:
下一篇: 彩绘美岱召

相关报道

彩绘美岱召.jpg

彩绘美岱召

1976年,人们在包头市土右旗的一座粮库中,清理出一幅巨型壁画,人物之多、绘画之精美堪称塞北一绝。壁画中,一位老妇人端坐中央,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