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河西经济十年谱华章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9-29 10:32
[打印]  [关闭]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人民日报》(2022年8月23日 第9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汽车产业却逆势而上、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1.2%,汽车累计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
  “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炼,中国品牌汽车在质量、技术、供应链体系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提升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朱华荣说。
  汽车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中国经济阔步向前的一个缩影。
  具备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走过非凡十年,中国经济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实力稳步提升。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达年均6.5%,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国。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上升到超过18%。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基础更加坚实。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完善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持续提升。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6300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1.25万美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十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3亿人,在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情况下,近两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仍超过1100万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车,行政村村村通宽带,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居民收入增加、就业质量提升、全面小康梦圆,得益于经济发展,中国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落火、“羲和”探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全球最长跨海大桥,全球最长沙漠公路,全球最先进的高铁、核电设备,全球最大的5G网络,一项项“世界之最”擦亮了一张张“中国名片”……这十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智能驾驶等新技术领先世界,无人机、智能手机等新产品走出国门,快递外卖、线上办公、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方兴未艾……这十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各展其长。
  “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大国重器、先进技术,彰显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推动“第一动力”更强劲、创新动能更澎湃——
  创新实力更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十年间基础研究经费提高3倍,国内发明专利、PCT国际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
  创新热情更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投入强度成倍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目前,有关部门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强链、补链、稳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更优。太阳能光伏、风电、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先进储能等新兴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加快升级,钢铁、煤炭、机械等行业逐步告别粗放式发展老路,走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新路。
  市场活力更足。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社会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一系列改革举措助力中国经济活力迸发,成为全球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沃土。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历史性地跃上1.5亿户新台阶,比2012年底增长1.8倍,日均新设企业高达2.5万户,是2012年的3.6倍。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伶仃洋畔,世界级城市群正加速崛起。
  2021年,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二……这些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迈出新步伐。
  雪域高原,边疆百姓正迎来幸福新生活。
  2021年6月25日,西藏自治区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彻底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一年多来,松茸、藏鸡肉、藏香猪等西藏特产通过拉林铁路销往全国,建材、粮食、钾肥、食品等生产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进藏东南地区,富民兴藏拥有了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繁华都市到美丽乡村,广袤的神州大地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互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舞台越来越宽广。
  十年来,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的同时,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全面拓展。
  “在华运营多年来,3M公司切身感受到并受益于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美国3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罗曼说。目前,3M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还在上海布局了公司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
  实施外商投资法,连续多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先后部署建设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一系列开放新高地、试验田;成功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大型国际经贸盛会;中欧班列、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这十年,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收获了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由2012年的11%上升到15%。


十年奋进 河西经济谱华章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微小如尘。十年,砥砺筑梦路,在河西的发展中熠熠生辉。         

地区生产总值连年跨越,从2012年的655.3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02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水涨船高,从2012年的90亿元倍增至2021年的692亿元;国内招商引资实际到位额不断翻番,从2012年的10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59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天津考察工作、出席活动,提出了“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要求,为天津的发展把脉定向。殷殷嘱托照亮前行路,河西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秉持“有第一不要第二”的精神传承,聚焦“一核两轴三中心”发展布局,着力“破题”新形势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百万河西人民以奋斗作笔,以创新为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书写在河西大地上。

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引进京冀企业590家、总投资323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超过10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近三成;商务楼宇总数达到129座,年留区税收超过千万元楼宇达到47座;市场主体总量超7.2万户,增长约49%,注册资本突破3000亿元……

借京津冀之“融” 老陈塘焕发新生机

“引进企业15家,注册资本金112.25亿元;落地项目投资额达258亿元。”这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深耕陈塘科技商务区的亮眼成果,更是河西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出的精彩答卷。

瓣瓣不同,瓣瓣同心,河西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河西之“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更乘势而上,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拓展新发展空间、培育新发展动能深度结合起来,通过打造以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智运、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交系产业生态圈,以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筹备组、华润电力华北大区、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为代表的“水电”产业生态圈,以航天长峰、航天中认等为代表的航天产业生态圈,初步塑造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黄金承载地定位,陈塘科技商务区作为产业承接的主阵地蓬勃发展。

“陈塘过去是一片老工业基地,时代发展,面临转型之痛。如何把寸土寸金的地块,再次唤醒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我们借的东风。”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陈塘科技商务区积极引进科技金融、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航运物流和设计等领域企业,延伸“产业+地产”思路,吸引更多央企总部型企业、多元化产业集团落地。目前,园区在建写字楼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拥有企事业单位5589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76.49亿元。

从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港珠澳大桥,到吹沙填海、削岩如泥的天鲸号,再到连接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的蒙内铁路……走进陈塘商务区内的北方设计联盟展示体验中心,联盟企业参与建设的重点、超级工程一目了然。五年一树,今日花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一带一路”,作为河西区打造“北方设计之都”的第一步,北方设计联盟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展露芳容。“设计大厦”投入使用,“北方设计联盟”成员单位由13家发展到253家,涵盖工程、创意、工业全设计板块及上下游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设计产业规模实现五年翻番。以对接首都总部经济为轴,以北方设计联盟为帆,老陈塘高速起航,乘风破浪。

聚焦产业之“变”  多引擎强劲动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河西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重,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挺进纵深,多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夯实。

在友谊路金融街,坐落着一栋三层小洋楼,中金财富天津管理总部就在这里,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440亿。以它为代表,800余家金融机构云集于此,20座税收超亿元的金融特色楼宇鳞次栉比。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河西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河西区紧紧抓住全市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重要机遇,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加速聚集各类金融资源,五年间,河西区引进建信财险天津分公司、信达证券天津分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型金融机构超过100家,总数超过1000家,较五年前净增超过400家。

中国太平金融大厦揭牌,平安泰达金融中心、融邦大厦等加速推进……不断建设投用的新生特色楼宇逐渐活跃,优质资源陆续汇聚,金融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河西区融资规模不断壮大,存贷款余额快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全区存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249.62亿元,较五年前净增超过2000亿元。河西区以金融产业的主引擎,稳住了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京东科技公司是第一家入驻河西区网信大厦的企业。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河西区持续深化与京东集团的战略合作,依托京东品牌的生态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赋能服务,引导聚集10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经济企业,形成具有10亿级产值规模的新产业集群。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典型范例。从一个重点企业到一个产业,再到一个生态,河西区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无中生有”并非“拍脑袋”的结果,而是为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经过精心谋划作出的抉择。“三年过去了,我们企业成长得非常好,来河西,真是来对了!”说起落户河西区以来的发展,中交智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蔡新钊十分感慨。目前,新八大里数字经济产业主题园区陆续入驻云计算、大数据、软件研发、智能制造、游戏开发等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截至目前,河西区数字经济企业超1500家,年营业收入超90亿元。从无到有,从一座楼发展到一个区域,河西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我们正在考虑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区的延伸和拓展,紧临新八大里地区的陈塘科技商务区,8.6万平方米的中交智运总部大厦、4.7万平方米的中交二公局城建公司总部大厦、16.8万平方米的中交京津冀总部大厦正在建设。”

呵护环境之“暖” 激发城市活力

营商环境是投资的“风向标”、发展的“晴雨表”。捷报频传的背后,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河西就是品牌,人人都是环境”的“大环境”理念,河西区倾情倾力呵护环境之“暖”,在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第一。

“太顺了,几项审批一块儿办,材料只用提供一份,5月7日进的件,5月10日许可证、牌匾设置一下子都办齐了,而且停车、复印、刻制公章都是免费的。”前来办事的何女士说道,而这正是河西区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成效。

做好“减”法,河西区大刀阔斧地“减”手续、“缩”流程,开发建设了国内首个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优化平台,建成智慧服务大厅,推出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量身定制“场景式”服务80项,数量全市最多。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在全市率先实现“零跑动、零收费”。不断刷新全市同类审批最快纪录,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半天,最快26分钟办结,执照审批当日办结率100%,办理效率提升60%,创造了从拿地备案到获得施工许可证仅14个工作日的“河西速度”。

“环境是前提,服务是关键。”“既然商户来往办件不方便,我们就把审批窗口搬过去!”青旅运动新天地项目开业前夕,河西区政务服务中心把“坐等审批”变成“上门服务”。做好“加”法,河西区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建立服务全区重点企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打造“大联席、小机制”,深化三级包联制度,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抓好为企业服务的“最后一米”,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近三年每年新增市场主体超万家,企业用脚为河西发展沃土投票。

“家门口新开了一个津悦城,餐饮、娱乐、健身,想玩什么项目都可以!”一座城市,无论走多远,消费始终是其持续发展的硬核。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升级,无疑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焕发城市活力的一剂“良药”。近年来,河西区聚焦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速商业载体建设,新开业的津悦城与彩悦城、万象城以及天津大剧院、天津博物馆等,构建成文化牵引、商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商圈。天津首家体育创新产业综合体青旅运动新天地着重打造体育与娱乐为一体的运动潮流集合地。在建的中海环宇城力争成为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开放式街区有机结合的新型城市商圈。不断打造的新消费地标,圈粉了更多年轻人。

“定好闹钟,准时上线抢消费券,我都成习惯了。”近年来,河西区不断“放大招”,拓展消费内容,转变消费模式,重点打造夜经济,创设新消费空间,持续开展“活力河西·都市消费嘉年华”系列促销活动、“活力河西·哪吒体育嘉年华”活动、“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产业节、河西消费券等活动,在“政策拉动+活动带动”的双轮驱动下,河西的消费热情被全面点燃。2021年,万象城在海河消费季活动期间销售额超过4亿元。体育嘉年华期间客流量累计55.8万人次,销售额累计1579.8万元。全年完成消费帮扶金额9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全市第一,“购物车”拉来了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更为畅通服务国内大循环输出着动力和活力。

十载春秋,今日河西溢彩风华。勇立潮头,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铺开。高水平扛起“一基地三区”的河西担当,河西区在新发展格局下跑出了转型升级的 “加速度”,为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铺就了安稳底色。


部分内容来自:人民日报

文明专题

更多
  • 微信截图_20210705135939_副本.png
  • 微信截图_20201231152818.png
  • 微信截图_20201228150907.png
  • 微信截图_20201009084213.png
  • 微信截图_20200914152925.png
  • 微信截图_20200721122924.png
  • 360截图20200305001612837_副本.jpg
  • 240.jpg
  • 微信截图_20200109174403.jpg
  • 未标题-1.jpg
  • 微信图片_20191203092730.jpg
  • 微信图片_20190924090827.jpg
  • 1.jpg
  • 2.jpg
  • 清明节.jpg
  • 未标题-2.jpg
  • 专题栏目banner.jpg
  • 24070.jpg
  • 微信图片_20180920083623.png
  • 七夕导读.jpg
  • QQ图片20180615102434.jpg
  • 小图.jpg
  • 01.jpg
  • QQ截图20180208102849.jpg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