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正定县常山战鼓迎进校园 守正创新奏华章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石家庄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分享到: 
0
常山战鼓课堂。
2024全国鼓王大会。
上海世博会上的鼓王大赛。
正定县第19届鼓王争霸赛。
  甲辰新正,龙腾盛世,飞龙在天。
  近日,石家庄市正定县弘文中学的青春战鼓队,在正定县、石家庄市组织的鼓赛,以及河北省邀请全国鼓乐“春到万家——全国鼓王大会”展演中,连创佳绩,深得专家评委高度一致好评,博得游客和观众的广泛赞誉。
  弘文中学由资深校长吴传君先生于1996年创办。近三十年来,一直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是“弘文”之谓也。2002年10月,他起草并向全校颁布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在读经颂典、传统美德教育、参与县文庙孔子释典礼、常山战鼓进校园等领域作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弘文中学的常山战鼓更是名满天下。
  2005年,弘文中学引进常山战鼓。2006年1月,成立常山战鼓队,为2008年6月常山战鼓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出巨大贡献。此后,学校一举将常山战鼓敲进北京奥运会,敲进上海世博会,敲进北方鼓乐大赛并独占鳌头……受邀在杭州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三次全国音乐教育大会,在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学校的教学实施与资源建设研究”进行专题研讨。
  可以说,常山战鼓成为弘文中学亮丽的名片属于实至名归,它已经成为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为学校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领域积累了成功经验。
  常山战鼓溯源: 可视可听的文化盛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山战鼓,是正定一带人民群众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人民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他们的智慧、文明和辉煌,并且在发展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体现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正定,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常山战鼓起源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是流行于正定县及石家庄市郊区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锣鼓乐,属于鼓钹系清锣鼓。
  关于它的成因,通过考证分析认为:其一,从历史宏观角度看,正定县三里屯乡西洋村村西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夹砂红陶鼓(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彩陶兴盛时期,距今已大约7000年)。这一文物足以证明至少在7000年前生活在正定一带的上古先民已经产生了鼓文化。
  《诗经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的诗句,《周易》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载,《左传·庄公十年》有“十年春,齐师伐我……战于长勺,公将鼓之”的史实,可以清楚地知道,商周到春秋时期,“鼓”已经广泛应用于先民的生活、祭祀与军事之中。“鼓”也被认为是群音之长。
  其二,正定是重要的政治与军事要地,自晋代至清末1600年间,一直是郡、州、路、府、县的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由于军事、战争比较频繁,鼓乐文化运用到军事上,相互促进而产生常山战鼓。
  其三,正定在音乐、书法、文学、美术创作上非常丰富,汉代的《乐义》24篇,完成隶书向楷书过渡并开启唐楷先河的《龙藏寺碑》和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为元英宗写的《圣主本命诞生碑》等,至今屹立于隆兴寺中;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迁居真定(正定)大半生在正定从事元曲创作。正定也就成为元曲的发祥地之一等。这些都是正定深邃文化底蕴的体现。各种艺术门类的碰撞交流,为常山战鼓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据《正定县志》记载,常山战鼓起始于蜀汉,至明代盛于民间。因正定历史上是常山郡所在地,“常山战鼓”也因此得名。
  清代光绪、民国时期《正定县志 风俗篇》中记载:“城市乡村锣鼓无虚日”“民间竞相婚娶鼓吹不绝相塞”,说明正定的鼓乐已发展到相当规模,鼓文化积淀也非常厚重。如今的正定,村村都有自己的鼓队,各队鼓点自有特色。在长期的沿革中,几经锤炼与润饰,常山战鼓脱颖而出,成为正定鼓文化的代表。
  常山战鼓俗称架鼓,鼓队人员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几百人;配以鼓、钹、锣等乐器,主奏乐器为鼓和钹。
  常山战鼓根据曲牌抒情特点的需要设定拍子,有的是一种拍子贯穿到底,有的是两个以上的拍子混合使用;节奏按照数列结构和典型的节奏型,随着曲牌的特点和表演的需求进行发展变化。主要有增点、减点、加花、变奏等多重复手法来进行演奏。“重复”在这里是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常山战鼓的基本发展手法,每个乐句都是以“双”的形式呈现,包括节奏型重复、乐节重复、乐句重复、乐段重复等。锣鼓曲牌在整个县域各村的流传中有不少发展变化,如东杨庄的大传仗、二传仗、幺二三、小西鼓、大西鼓、打栅子、迈大步、反接毛、幽州花园、点将、鸡上架、猴爬杆等。
  常山战鼓的表演形式以室外广场队列表演为主,从几十人到几百人,气势雄伟、声势浩大。表演时“鼓”和“舞”结合,撼人魂魄,是可视可听的盛宴。
  常山战鼓的教学实践: 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正定县弘文中学于2006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学校。办学近三十年来,秉承“先学做人,后做学问”的办学理念,作为德育创新成果的传统美德教育与弘文同生共长形成特色。
  弘文中学2005年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山战鼓”引进校园,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国家级荣誉),学校组织学生连续十几年参与举办县文庙祭祀孔子释奠礼。活动全球传播,美育教育常抓不懈。
  在实践中,学校围绕“常山战鼓进校园,守正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摸索确立了“以师资培养为基础、以教材研发为途径、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具体办法。
  一是聘请教练,培养师资。聘请了常山战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书社老师,利用音乐课、体育课时间为高一学生讲鼓谱、教敲法。音乐、体育老师全程参与,和学生同步接受培训。2006年1月,学校正式成立弘文中学常山战鼓队,按照“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习训练与比赛活动相促进”的原则,立即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师生教学相长,该校培养出一支能教学、能带队、能管理的师资队伍,迅速提高了学生们的演奏水平。
  二是整理鼓谱,研发教材。传统常山战鼓在民间口传心授、秘不外传,没有成文鼓谱,更没有系统教材。学校做通张书社老师的思想工作,对他吟唱的全套鼓谱进行录音,并组织音乐老师用学生看得懂、记得住的符号编写成谱。有史以来,第一部成文的常山战鼓鼓谱在正定县弘文中学成功问世。学校又结合民间传统表演特点和现代演出要求,对常山战鼓的表演队形进行了归纳整理、开发设计,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常山战鼓校本教材》。2012年,在河北省首届中小学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三是设立课程,普及、提高、推广。2008年常山战鼓升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坚定了学校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在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体育课穿插战鼓教学的基础上,设立常山战鼓校本课程,定学时、排课表、定师资,音乐课上教鼓谱,体育课上实践演奏,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开来。还通过演出、比赛等方式,选出优秀的鼓手组建战鼓队,提高战鼓的演奏技艺;教师也通过积极探索,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加强与县内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带动了全县常山战鼓文化的推广。十几年来,该校常山战鼓队受邀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奥运庆典、上海世博会“河北展示周”、全国农民艺术节、省会鼓王争霸赛等活动,均取得了巨大成功。
  四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教学、训练、参赛过程中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授常山战鼓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校在教学上不止于单纯向学生传授战鼓的技巧方法,而是让学生从鼓乐中直观地感受先民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抒发的情感,倾诉的心声,以引起学生的共情,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其道德水平的提高。
  五是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回答文惠君“技盖至此乎”的问题时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正定县弘文中学常山战鼓的教学,也是“进乎技”而达到了“道”的层面。这个“道”就是“以美立德,以美树人”,这个“道”就是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两大辩证关系。
  正如最近的几场鼓赛与展演交流,学校将常山战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它鲜明的“龙腾盛世,民族复兴”的主题,整个演奏过程分为四个乐章:“盘古开天地,神龙遨苍穹;秦汉成大统,文明五千年;列强逞凶顽,图存勇抗争;巨龙开新宇,腾飞盼复兴”。然后,将传承下来的现成的鼓乐曲牌,依照各乐章抒情的需要,重新编排串联,让形式为内容服务,让鼓队每一个队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让队员带着对伟大民族的敬畏、自豪,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完成每次的训练和参赛。队员每次都会受到道德的滋养,受到审美的感染。
  学生们从常山战鼓的学习中学到了弘毅、忠勇、坚韧、顽强、奋发的精神。常山战鼓这个古老的艺术也因此焕发生机,充满活力,优秀传统文化在守正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
  战鼓进校园的意义: 传承优秀文化促进跨越发展
  常山战鼓在弘文中学的蓬勃发展,在家乡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继承发扬了古城文化。多年来,弘文中学常山战鼓表演已经成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可喜的是,弘文中学众多的毕业生已经把常山战鼓带进很多就读的高校、工作的地方。古城灿烂的文化也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
  二是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随着学校战鼓队敲响大江南北,也积极带动了学校内涵发展。200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学校。2011年,学校入选了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的声誉和影响日益扩大,进一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开辟了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学生们在学习常山战鼓过程中,拓展兴趣、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课余生活。通过参加公益演出活动,开阔了视野,磨练了品质。参加演出的学生回来经常说:“学习常山战鼓,带给了我们很多见世面、增阅历的机会。”也有学生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战鼓训练,学会了令行禁止,学会了团结合作。”通过常山战鼓文化的弘扬推广,也在校园中掀起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激发了学生为家乡、为祖国而勤奋学习、顽强拼搏的昂扬精神。
  今后,弘文中学将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持续在校园传承常山战鼓,着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培养更多优秀家乡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增强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弘文力量。(张伟枫/文 图片由学校提供)

回到顶部
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
  • 石家庄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版权所有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联系电话:0311-87851600
  •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