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僵尸”电动车“僵局”怎么破

来源: 巴中日报  时间: 2023-02-22 14:55:5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道路通行条件的改善,巴城市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便捷、实惠的电动车受到青睐。随着其市场保有量和使用年限的增加,也带来了治理上的难题,比如长期停放在小区内的“僵尸”电动车。

  所谓“僵尸车”,一般指那些长期停放未维护和使用的车辆。机动车有严格的上户、审验、监管等程序,“僵尸”机动车的治理模式已趋于成熟。但是长期停放在小区公共区域的“僵尸”电动车,不仅影响机动车的正常停放,还和其他正常使用的电动车抢占停车、充电桩资源,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小区环境卫生、城市文明进程。2月21日,记者走访巴城多个小区发现,“僵尸”电动车普遍存在,物管和业主纷纷表示:想治理却很难。

成堆的“僵尸”电动车

  A现象一大型小区有“僵尸车”500多辆

  一排排的两轮车沾满了灰尘,有的车辆车身锈迹斑驳,有的车轮漏气趴在地上,还有的车辆零部件损坏——2月21日上午,记者在巴城中交王府景小区一二期地下停车场看到了数量众多的“僵尸车”,其中绝大部分是电动车,还有部分自行车、摩托车和三轮车。

  这些“僵尸车”被集中停放在一个封闭区域内,占用小区机动车停车位24个,大部分车辆残旧不堪,有的由于积尘太厚,甚至看不出车辆本来的颜色。还有部分“僵尸车”散乱地停放在停车场各处,有4辆三轮车占用了4个机动车停车位,这些车辆无一例外都沾满灰尘、轮胎瘪气、车身零部件损坏。

  “这些车都是无偿停放在这里的,停车时间短的几个月,长的有几年了。虽然没有人来认领,但我们都得看管着。”正在车库巡逻的物业秩序部工作人员刘布国苦笑着说,照看这些“僵尸车”,不仅没有一分钱费用,还得看紧了,以免某一天车主回来找不到车。

  记者粗略统计,该小区一二期临时集中停放区内有“僵尸车”近百辆,加上散落在各处的车辆,整个地下停车场有近300辆“僵尸车”。同样,在中交王府景三四期地下车库也有类似的情况,这里临时集中停放点的车辆更多。经初步统计,在该小区一至四期的两个大型地下停车场,“僵尸车”总数量超过500辆,其中绝大部分是电动车。

  记者随后走访了江湾城、观澜上域、龙兴佳苑等小区停车场,均发现了“僵尸车”的踪影。往往住户越多、停车场规模越大的小区,其数量越多。略有差别的是,部分小区将“僵尸车”统一集中停放,个别小区散落在各处。

“僵尸车”满身灰尘

  B影响长期占用公共资源,存严重安全隐患

  大量“僵尸车”停放在小区,日益积灰、老化、朽烂,在影响环境卫生的同时,也给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对于“僵尸”电动车,不少居民表示应该好好治理。

  “原先充电桩这里停了很多‘僵尸车’,导致我们正常充电的车也充不了电。”中交王府景小区居民徐师傅说,自己是做小生意的,每天需要给电三轮充电,本来停车场充电桩就紧张,不少“僵尸车”霸占位置,影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使用,直到两年前,物业将“僵尸车”集中停放后,才化解了这个问题。

  由于“僵尸车”霸占了停车位,私家车主和小区居民对此更有意见。中交王府景小区多位居民介绍,小区的车位本来就紧张,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大量外出人员回家,原本车位就不够,这些“僵尸车”占用大量车位,导致停车位紧张。有居民表示,小区正常的车辆停车费为每月360元,每个车位的购买价格超过8万元,这些“僵尸车”长期占用约30个停车位,市场总价值超过200万元,如果盘活利用,全体业主会有一笔不小的分红。“这些‘僵尸车’长期无偿霸占机动车位,实际上侵占了公共资源,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公共利益。”

  还有居民表示,作为四川省基层治理首批百佳示范小区,王府景小区大量存在的“僵尸车”影响了小区环境卫生和风貌。此外,车辆电池年久缺乏保养,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如果某辆电动车发生有害物质泄漏、自燃等意外,特别是自燃后在车库“火烧连营”,毒气上升到楼道,其后果不堪设想。

“僵尸”三轮车占用机动车位

  C究因多为外出人员闲置,回收转卖有点难

  为何在巴城小区出现了以电动车为主的“僵尸车”?车主们为何不予以处置而放任不管?记者走访发现,车主外出闲置、电动车回收难,是出现大量“僵尸”电动车的两个主要原因。

  以中交王府景存在的“僵尸”电动车为例,根据物业统计,车主大多为小区业主外出后闲置。一些车主由于长年在外,加之小区停车场对两轮、三轮车辆免费停放,车主外出时便将车辆留下,这一留就是数月、一年或几年,停放时间最长的“僵尸车”已有5年。有的车主分别购买了小汽车或两轮电动车,在天气寒冷的几个月没有骑行电动车,产生了短时间的“僵尸车”。还有的车主是因为车辆换新后导致旧车闲置,是“僵尸车”的另一来源。

  记者探访发现,巴城各小区中大量停放的“僵尸”电动车,有大部分属于明显老化、零部件缺损而无法再次上路行驶的车辆,车主为何不及时处置?几经周折,记者联系上一位“僵尸”电动车车主,对方表示,他曾想转卖自己的旧电动车,但是车辆状况太差无人接手;本想卖给废品收购站,但收购站只回收车辆废金属;电动车行只愿意低价回收状况好的电池,车身还得自己处置。久拖之下难以处理,导致“僵尸”电动车在小区停车场成了一堆废品。

  记者查询发现,虽然巴城有专业的旧机动车回收公司,但缺乏专业的电动车回收机构。有业内人士介绍,电动车残值率低,利润空间薄弱,其价值主要取决于车辆电瓶的状况,旧电动车电池大多达到使用年限,处理废旧电池还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所以电动车的回收价值并不大。

中交王府景小区划定专门区域,设置围栏,将“僵尸车”统一停放管理

  D困惑数量日渐增多,治理之路颇难走

  小区内的“僵尸”电动车如何处理?对于没有物业的小区,一般停车场规模不大,因而“僵尸车”数量有限,其影响不明显。对于有大型停车场、居民多的小区,大量“僵尸车”如何处理,一直是让物业头痛的问题。

  “从小区交房开始,就有‘僵尸车’出现,最早数量不多,后来越来越多,成为小区管理中的难题。”中交物业巴中分公司经理助理李小琴介绍,首先是这类车辆的出入管理上,由于小区停车场不收取两轮、三轮车的停车费,所以物业对这类车辆只能是放行出入,一旦出现新的“僵尸车”时,再去联系车主,往往于事无补;其次是物业只有服务职能,对于“僵尸车”缺乏惩治手段。小区物业公司曾多次通知“僵尸车”车主,要求其自行处理,但是车主多不配合。“曾有‘僵尸车’车主在统计时不在意,一旦车辆出现问题还来找物业要说法。由于相关规定没有明确,我们没有其他手段或措施去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只能继续强化管理服务。”李小琴说。

  E僵局社区、物业、交警部门均难治理

  “小区‘僵尸车’的出现,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有关规定并没有明确如何规范管理。”巴州区房管局物管股科长赵强介绍,一般情况下,没有物业的小区,应该由社区进行整治,有物业的小区则由物业统一管理。由于社区、物业均没有执法资格,只能以劝告、协调、服务为主要手段,当对方不配合的情况下,也不能强制处置。

  赵强说,近几年来,巴州区房管部门在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别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对小区乱搭“飞线”充电等现象进行了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深入研究过小区“僵尸车”现象,从更深层面去观察,其根源在于建设小区时,没有给电动车、摩托车等两轮、三轮车辆规划停车位,从而导致了后续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部分小区现有的“僵尸车”,是否能够请求交警部门的帮助,由交警部门出面进行治理?对此,市交警支队相关人士介绍,从管辖权来说,小区不属于法律明确的交通道路,交警部门无权予以管理。同时从“僵尸车”的界定上,首先是不满足机动车登记规定、无法通过审验、不能正常上路行驶的车辆。从法律层面来讲,治理“僵尸车”还有诸多需要明确的地方,交管部门目前爱莫能助。

  F探索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集中临时停放区域

  虽然法律法规方面对小区“僵尸车”的处置还没有明确规定,结合城市文明提升需要,目前巴州区也采取措施,探索“僵尸车”临时集中停放的方法。

  赵强介绍,巴州区房管局曾向各社区、小区物业提供指导,鼓励在有条件的小区规划设置专门的场地,对小区内的“僵尸车”临时集中统一停放。让这类车辆不再和正常使用的车辆抢占充电桩、停车位等资源,集中停放也有利于统一管理,化解安全隐患。

  在中交王府景小区,物业于两年前就开始划定专门区域,设置围栏,将“僵尸车”统一停放管理。如有电动车主长期外出,可以提前联系物业将车辆停放在集中区域,该区域围栏上锁、有专人看管,与其他车辆分开,暂时性化解了“僵尸车”管理带来的难题。但是物业也很困惑:“即使这些‘僵尸车’烂成渣,我们也要帮忙好好看管?那些没有条件设立集中停放区的小区,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手记

  车主的“鸡肋”小区的“伤疤”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在解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后,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成为宜居城市最基础的要求,也是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条件。

  “僵尸”电动车的出现无疑成了城市治理绕不开的新问题。大量“僵尸车”挤占小区公共资源,零费用的“成本”,让付出高额养车、供房代价的其他居民心有不平;一辆辆布满尘垢、锈迹斑驳的“僵尸车”,也影响着小区环境,仿佛美丽小区中的一个个“伤疤”。

  便捷、低成本、环保的电动车,是方便众多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新出现的问题,当然不能简单地归罪于电动车。科学的引导管理,并提供行之有效的通行、保障、报废等环节的外部环境,是解决小区“僵尸”电动车的“治本”方案。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明确时,当前的临时集中停放方案,实乃“治标”的应急策略。毕竟在巴城,在机动车停车位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要拿出多余的位置供电动车停放、供“僵尸车”停放,为大多数小区所不能。

  小区“僵尸”电动车治理难题,最根本的应从维护公共利益的视角去化解。在当前,一方面应拓展电动车的回收、报废渠道,探索规划建立专用停车位,推行有偿购买服务;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引导,让业主主动处置。尽管对于不少车主而言,这台可有可无的“僵尸车”形同“鸡肋”,但与其占用公共资源、破坏小区环境,不如及早处理,也是配合城市治理的应尽义务。

  总之,希望这些“僵尸”电动车尽快“撤”出小区,让居民不再堵心。(陈杨)

 

页面功能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