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日盖
草原站长扎根高原40载守护三江源生态
敬业奉献
青海
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罗日盖,男,藏族,1958年6月生,中共党员,原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农牧林业科技局草原站站长。驻扎海拔4000多米的黄河之源,每年在草原上风餐露宿野外作业200多天,治理好近80万亩“草原之癌”黑土滩,这是罗日盖过去40年来的工作常态。无论时光如何变换,不变的是罗日盖献身草原事业的一颗真心,无论风霜雨雪,他扎根于这片土地,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触目惊心的“草原之癌”

  1981年,22岁的罗日盖被分配到达日县草原站。最初罗日盖只负责拖拉机维修,草原站各类机械设备出了毛病,都找他解决。由于罗日盖勤学好问,很快便也逐步深入了解草原种草的各个环节。

  此时的达日县草原,饱受“黑土滩之苦”。黑土滩与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仅一字之差,却因土质差,土壤松,雨水过后寸草不生,漆黑的土地连牛羊都不愿驻足。时间一长,黑土滩极易沙化,被称为“草原之癌”。

  全县黑土滩情况令这位藏族小伙触目惊心:由于过度放牧,土壤裸露,水土流失,达日县大片绿草地退化成黑土滩。不断扩散、侵蚀草原的一片片黑土滩,成为草场生态和牧民心头的一块块黑伤疤。最严重时,全县黑土滩面积达1189万亩,占全部草场的53%,达日县也成为果洛州黑土滩面积占比最高的县。

  上千万亩的黑土滩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心头之患,也成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顽疾。一次施工队在达日县特合土乡种草,拖拉机突然出现故障。罗日盖接到消息从县城出发,赶到后在拖拉机底部修了一整天。钻出车底时,已近天黑。

  “折了草原花,个子长不高。”看着夜幕下的黑土滩,儿时常听到的这句谚语,久久萦绕在罗日盖心头:草原上的草要是没了,牛羊吃什么?牧民的日子该怎么过?从那一刻起,罗日盖狠下决心:一定要种草,种一片、活一片、绿一片,“脱掉几层皮,也要把黑土滩变回绿草原!”

  跑断这双腿,也要找到好草籽

  治理黑土滩,源头在种草。虽在草原出生长大,但看着本子上记录的数据,罗日盖还是不禁皱眉: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0.5℃,牧草存活率仅20%到30%……黑土滩复绿,关键在于选择草籽,合理养护。过去,当地常用草籽主要是垂穗披碱草,种下去几个月,依旧光秃秃。

  “跑断这双腿,也要找到好草籽。”没有任何种草经验的罗日盖从零开始,一种种试、一季季种、一次次测。听闻省里专家下乡,从草场下来的罗日盖往往来不及换衣服就跑去咨询,“不怕专家笑话我身上带土,怕他们笑这黑土滩治不出效果。”白天蹲在草场录数据、找问题,晚上总结原因、请教方法,罗日盖帐篷的灯常常亮到凌晨。对比近20种草籽,罗日盖在专家指导下,新发现中华羊茅草、冷地早熟禾两种适合草籽,并探索出“混播混种”方法,“混播混种的草,能扎根、长得高,管得好能绿10年。”

  达日县“黑土滩”和“黑土坡”等草原生态治理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他却因常年在户外奔波,双膝关节严重受损,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即便如此,他对工作依然没有半点松懈。

  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孜孜以求,让罗日盖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牧草种子的鉴别、草地监测的要点、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等,他都能娓娓道来。

  “你看这个还没成熟,里面是干的;你看这个成熟了,一咬里面就会有浆液。”在新修复的草场上,罗日盖随手抓起一些草籽,剥开演示着鉴别草籽优劣的办法。每年种草前,草籽都要提前进仓,此时他就会带领草原站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抽检工作。如今,他们还会沿用土办法,来检测草籽的饱满度。

  40年来,罗日盖探索出治理黑土滩的多种有效种草方法。昔日牲畜绝迹的近80万亩黑土滩,如今变成了牛羊遍地的绿草原。奇迹背后,是罗日盖常年带着一顶帐篷、一床被褥、一包糌粑、一个酒精炉,迈着严重受损双膝,奔走草原风餐露宿。(责任编辑:黄舒雅 管齐忠 王宇翔)

来源:青海省文明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