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帮青年走出“词穷”困境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4-03-01 责任编辑:林 杰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表达思想、情感时陷入“词穷”的困境,词汇量匮乏,语言单一,甚至有时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中国青年报》2月27日报道,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坦言近年来自身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所下滑,其中47.1%的受访青年自感词汇量匮乏、表达趋于单一。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年轻人的个人发展,也对语言文化的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词穷”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显示,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4.0%,之后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53.0%),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52.1%),获选率均超过半数。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发展,大量简洁、快速交流的网络语言和表情包被广泛使用,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以及“短平快”交流方式的盛行,使得青年群体失去许多锤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进而影响到词汇积累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此同时,青年群体更多地倾向于通过手机浏览短文、短视频等内容,而非深度阅读书籍或长篇文章,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习惯不利于系统性学习并掌握丰富的词汇以及复杂的表达,进一步削弱青年群体的语言表达能力。

  “欲说却词穷”看似小问题,其实不然。语言和文字表达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缺乏词汇量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能准确、细腻地描述事物或表达思想感情,有可能导致思维框架受限,不利于个体创造性思维发展。身处现代社会中,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团队协作、商务谈判、公共演讲等场合,清晰有力的表达是建立信任、达成共识的关键。表达单一、词汇贫乏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降低沟通效率,青年群体的个人发展也可能会受到阻碍。

  进而言之,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如果新一代青年对此掌握不足,可能会丧失与历史、传统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联系,影响文化传承和社会文化的延续。

  青年群体如何走出“词穷”困境,成为一个紧要的问题。一方面,当网络成为新一代青年的生活方式,隔绝青年群体上网、或者拒绝网络交流,显然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内容精品化建设,改善网络的语言环境。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文字,抵制网络流行语滥用、错别字频出等不良现象,确保网络内容能起到正确的语言示范作用;推崇语言文字的艺术美感,支持创作富含哲理、情感饱满、修辞精巧的网络作品,让年轻人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丰富词汇和优秀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真实的社交互动和生活体验对于丰富年轻人的语言素材库也至关重要。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可能积累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因此,要鼓励青年群体更多地参与到诸如读书会、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类型的线下活动中去,回归现实生活,增加具体的生活体验,既能有效地解决青年群体“词穷”的问题,也有利于他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最后,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我们都要回归深度阅读的传统价值。深度阅读不仅提供丰富的词汇,更能帮助青年群体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汲取智慧,提高思辨能力,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青少年多读经典书籍、多读权威主流的党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拓宽视野,增强语言表现力,确保中华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曾于里)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版权所有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