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论坛 > 正文
大爱无私 至善之城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4-02-26 责任编辑:林 杰

  2月20日,泉州市慈善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落实首届“福建慈善奖”表彰大会精神,激发慈善热情,弘扬慈善文化,推动全市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宣读“泉州慈善家”“泉州慈善世家”“泉州慈善大使”“泉州慈善企业(机构)”名单,并颁发牌匾,4位代表在会上发言。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座城市不仅需要傲然挺立的高楼大厦,也需要向上向善的精神坐标。慈善大会上宣读的这些慈善家、慈善世家、慈善大使、慈善企业(机构),都以感人的无私之举告诉世人,刻在泉州人骨子里的不仅有爱拼敢赢的精神,还有乐善好施的大义,慈善公益已然成为泉州这片热土的文化基因。

  无论何种文化,来路往往决定去路。追溯起来,泉州乐善好施的精神践行早在宋代就已蔚然成风。中心市区始建于宋绍兴年间的花桥慈济宫,从名医吴夲(tāo)在此处行医济人利物,到清代“泉郡施药局”建立,慈善火种可谓传播千年不息;根据《泉州府志》等史书及碑文记载,明代晋江著名富商李五,三年耗万金重修洛阳桥的义举更是传为美谈;身在海外的泉籍华侨、华人慷慨解囊创办家乡的文教公益慈善事业也可上溯到明代后期,根据南安梅山《丰溪陈氏族谱》显示,明万历年间,南安旅菲华侨就集资在家乡兴建码头至丰溪间的丰溪水渠……可以说,慈善是泉州这座城市穿越漫漫历史长河不变的情怀。

  放眼今日,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助力社会慈善事业的引领者。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决策人,其文化理念、价值观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也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小企业看经济效益,大企业看社会贡献,一个企业家只有自觉地树立起社会责任和高尚情感,才能夯实企业发展的基底,谋得长远的发展。

  进而言之,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舍”与“得”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问题,但从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来说,“舍”与“得”却是一个不可量化的情感选题。慈善是一种基于人性光辉的选择,在得失面前,选择良知是企业应有的担当与责任。毕竟,对于企业而言,在一个“善”的环境里竞争,最终胜出的是“至善”。

  正如本次慈善大会上的泉州慈善家侯昌财所说:“一个美好的社会,离不开慈善事业。”就在今年春节,南安举行了几十场次的捐赠活动,认捐善款超亿元,把春节过成了“慈善节”。而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市慈善组织累计筹集善款140多亿元,市、县慈善总会系统累计投入慈善款物58.9亿元实施“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老”等慈善公益品牌项目。在“不比阔气比公益”的闽南乡贤文化熏陶下,慈善的火种已传遍泉州大地。

  星火可成炬,涓滴汇成海。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依靠一群人去躬身践行,只有积极营造“人人为善、善为人人”的慈善风气,让每个人都自觉地将公益慈善的理念转化成日拱一卒的实际行动,进而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和生活方式。那么,当“小众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化,泉州这座温暖的城市必能成为更有吸引力、凝聚力、竞争力的至善之城。(周培尧

相关报道
中共泉州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泉州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版权所有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东南网 技术支持
京ICP备10031449号
投稿邮箱:qzwmw13@163.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