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 首页 > 区县播报 > 罗平县播报
罗平:富乐历史文化专刊|熠熠生辉 璀璨夺目的民间工艺
发布时间: 2024年04月08日 来源: 曲靖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打印] [关闭]

“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富乐的民间手艺曾经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让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生机。滚滚长河,淘尽了风流。富乐民间老手艺,源于民间,技出艺人。在富乐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让世人感叹和折服的工艺。
铜器
云南人爱铜,利用铜来制造各种铜器,铜与云南人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铜器在云南人家中一直被看作是一种贵重的器物,每家都以能拥有几种铜器而感到自豪。

富乐铜器整个制作过程的关键在于“打”,因此民间把铜器制作称为“打铜”。铜器锻打在富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生长在富乐,人与铜的接触自然亲近了许多,在富乐能打出精美的铜制品的人无疑寥寥无几。

李氏铜艺 富乐铜匠姓李,祖籍南京柳树湾,迁至富乐已有七代之久。李铜匠世世代代从事铜艺加工,以铜艺谋生,最初打造铜艺品以香炉、茶壶、铜盆为主。过去做香炉是由主人家备好材料,然后请匠人到家中打制,一只铜香炉需要1-2月时间方能打制完成,主人家需负责匠人的生活并支付一定的工钱。富乐李氏铜艺在上世纪50年代以铜盆、吊锅、铜火锅、香炉、灯台为主,80年代以勾、抓、烛蜡台为主,21世纪以酒具、花瓶、手镯、戒指为主,代表其铜艺最高水平的是手工雕刻的龙凤酒杯。

“李铜匠艺”工艺程序复杂,仅使用的铁锤就有形状各异的28种专用型号,锤身长度在15厘米至30厘米之间,重量在0.25公斤至4公斤不等,人必须熟练掌握每个部位和程序用什么锤,才能进行加工。

“李氏铜艺”铜加工工艺具有打冷铜、焊接、无模具等特点,打制工序与“趁热打铁”截然不同,主要是打冷铜,靠手锤力量打薄铜锭,生起的火炉只用来融化碎铜,或把已经打硬变形的半成品烧红至软。工序上,首先融化铜,根据欲打制产品的重量,用祖传自制的砂罐把铜融化成一个整体。然后根据需要打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厚薄的胚子,要反复冷打、烧红、蘸水七至八个回合,胚子围成形状直接决定着成品的美观度,也是体现匠人手艺好坏的关键环节。产品成形后,放到火炉上烧红并最后一次蘸水洗干净后,进入耗时最长的找光滑度工序,匠人确认为光滑后,用砂纸、角磨机刨出光泽。

餐具有着壁薄底厚的要求,“李氏铜艺”把底和壁分开制作,再用祖传秘方配制的“焊药”焊接合拢,做到接口不漏水,焊接得几乎看不见接口,这种药焊方法是“李氏铜艺”独有的工艺。

“李氏铜艺”打铜工艺没有任何模具,形状、厚薄、光滑度等都凭匠人的经验和灵性来塑造,所以是传人,工艺、技术有天壤之别。1993年以来,已经传承数百年的“李氏铜艺”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第六代人李六洪继续传承这门工艺,练就了孰然打制祖传茶壶、锣锅、火锅、瓢、盆等餐具的基本功。由于祖传的品种太单一,如果不创新工艺,李氏工艺就会落伍。李六洪对祖传餐具扩容和开发铜工艺品两条发展路子,把茶壶、锣锅、火锅、盆向容量型和式样型转变,各种餐具均拓展出十余个品种系列,并可根据客户需要打制。针对部分客户需要加工电饭煲内盒的实际,量好尺寸、掌握厚薄,加工出了与原内盒模样、大小一致的铜内盒。

李六洪查阅了大量工艺书籍,并给作品手工雕刻上花木鸟兽、创新出祭祀用的灯台、香炉、烛台、花瓶、葫芦形酒壶、酒杯、挂钩等精致工艺品,把古老的铜工艺推向观赏性工艺品,逐步向小巧玲珑型发展,目前他打制成的葫芦形酒壶可精确装一市斤酒,酒杯可精确装一公两、二公两酒。

“李氏”铜工艺品远销外地,中央电视台2007年播出了“李氏铜艺”的铜工艺及产品,这门铜工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李姓族人大多转投其他行业,目前传承较为困难。

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得铜在富乐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在富乐,铜既是不可缺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富乐人寄托乡情的特殊物质。
银烧蓝
许多滇东人也许都还记得,在儿时逛街时,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本地人,特别是农村妇女,手上戴的戒指,头发上别的簪子,腰上系着围腰的缀饰,都是用一种白色金属做的,这种白色金属很特别,因为是饰品.一看就知道是银的。但是这些银饰往往上面还有一层宝蓝色的珐琅物质,非常鲜艳。

多数人叫不出这种饰品叫什么名称,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其实,这就是著名的工艺品“银烧蓝”。什么是“烧蓝工艺”呢?对于云南人,特别是滇东人来说应该是既陌生又熟悉。“烧蓝”又叫“珐琅银”“银胎珐琅”“印烧蓝”“点蓝”,甚至可以叫“七宝烧”或者“银胎景泰蓝”,是以银作胎器,敷以珐琅釉料制成的工艺品,尤其蓝色釉料与银色相配最美而得名。“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行业中。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烧蓝工艺”几乎要成为“绝学”了,多数人,特别是滇东人,都以为这是云南本地发明的传统工艺,因为目前也只有富乐有这种工艺了,并且在当地已经流传了七八代人。

殊不知,“烧蓝工艺”是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14世纪在法国流行开来,巴黎出现了多彩的透明珐琅器,距今已有近800余年的历史。有据可考的“烧蓝工艺”在18世纪传入中国,且中国工匠融进了中国传统的工艺技法。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烧蓝工艺”实物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

杨氏珐琅银器 富乐杨氏的珐琅银器小有名气,杨氏本姓褚,祖籍南京,后迁至大理,再迁至昆明,传至第三代褚佑公时,在昆明银匠中以手艺好而被同行美称为“飞锤”,后定居泸西,四代长子兴仁公准备举家迁往贵州兴义,途经富乐并在富乐定居,更名为杨兴仁。第五代存恭公和存惠公多次外出与同行切磋工艺,在抗日战争时期引进了景泰蓝工艺,汲取景泰蓝工艺的精华,创造了“杨氏珐琅银”。杨氏第七代传人杨常德目前所制作的饰品包括妇女头上佩戴的簪子、梅花、齐盘等,耳环有飘飘环、吊环、瓜子环等之分,手镯设置了加大、大、中、小、特小五类。杨氏传人只要见到市面上的新款式,都能打造出来,打造出的手饰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杨氏珐琅银”工艺属于打制工艺,区别于白银铸造工艺,先要把银子高温熔化,反复敲打七八次后凿上花纹,放在印版上锤打,凿上花纹,初步形成饰品,放入专门配制的洗液中搓洗白净,最后进入“珐琅”工序。珐琅是将、云石、硼砂、氯化物等釉料按比例混合研磨成粉状,按不同的物件晶格,在800℃至870℃之间烧熔,在此过程中加入金属氧化物,用金属离子特有的颜色使珐琅釉着色。喜欢珐琅的人,觉得这东西既有玉的温润,又有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关键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杨氏珐琅银”借鉴景泰蓝的工艺,银器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后,要在上面雕上花纹,再“点蓝”,即把不同颜色的珐琅填在银器上,最后是“烧蓝”,“烧蓝”就是在银器做成后,珐琅上彩烧制,因为珐琅彩釉多用蓝色,因此就叫作“烧蓝”,烧窑中的温度和烧制的时间长短必须仔细拿捏,因为不同的色料在不同的高温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几天后,珐琅银器炼制成型,精美的饰品像是古时富贵人家供奉着的器具,光彩夺目,隐约透着旧事遗梦。“杨氏珐琅银器”名曰“裕宝号”,每件饰品都打上他们的印记,相当于商标,历经百年,经久不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杨氏族人大多另择职业,祖传工艺面临失传,目前只有杨常德和弟弟两人在加工,在杨常德的动员下,小儿子杨应恒跟随父亲学习珐琅工艺,成为目前唯一一个第八代传人。
杨氏珐琅工艺的花、鸟、虫、兽及福、禄、寿、喜等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以大蓝为主,间以少量的黄、绿、白等,寓意“富贵荣华”,造型多元,华丽端庄,制作精美,图案灵活,色泽晶润,珐琅彩面光滑,有玻璃反光感。
杨应恒,现为曲靖市市级非遗传承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使得铜在富乐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在富乐,铜既是不可缺的生产、生活资料,也是富乐人寄托乡情的特殊物质。
刺绣
彝族刺绣 彝族属富乐的土著民族,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她们从小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绣花、挑花的技巧,学习平绣、皱绣、缠绣、帖绣等针法。彝族绣品包括服饰、鞋子、包头、围腰、马甲、钱包、枕头、挎包和各种饰品,工艺独特,做工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彝族聚居地,彝族妇女穿着精美的绣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过去家境殷实的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现在大多用金属饰品取代,更加美观,价格也低廉。彝族姑嫁衣,是族长辈和小伙衡量姑娘才能的标志。新娘服饰从头到脚都有各式各样的绣花,每一朵花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值得作为民族刺绣标本去保存和研究。

彝族刺绣注重实用与装饰相结合,根据装饰部位的功能来设计图案。如头部、肩部的花纹密实.钆法重叠,以耐摩擦。腰部的长带仅绣顶端两头,以花鸟为主。衣襟、衣领、衣袖、衣背、托肩、、裙边裤脚图案想象丰富,造型奇特。在少数民族中彝族刺绣色彩搭配最为艳丽、协调,一般红色、蓝色、粉红紫色、白色、黑色、绿色都是常用色,色调运用强烈大胆、带有少数民族神秘而古朴的风格特点,渗透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底蕴。

彝族女子在绣花时,一般先请花样能手用纸剪出漂亮的花样,然后缝在布料上,再依图案配线配色进行刺绣。也有不剪花样的,请画得好的人直接在布料上画出花样,然后再对照着花样进行刺绣。在各个彝族村寨都有善于画花、剪花和绣花的能手,她们大都乐于帮助姐妹们描花画花,往往人缘很好,会获得格外的尊重。结绣是最具彝族特点的绣法,其中包含贴绣、盘绣、堆绣,每一针法都用一个小结,图案布局精美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色彩分明给人以物像感,最后在图案上缝上精致的银饰来衬托绣物。这种装饰多用于帽饰、托肩和围裙。彝族刺绣的针法变化多端,图案搭配也挺有讲究,乐峰的彝族,大多采用挑花斜绣。如绣制围腰,那是最有讲究的,围腰大体上个“几”字形,腰带的两头及围腰上部的刺绣采用目前流行的十字绣针法,但花纹及配色全凭彝族姑想象力,依靠面料的经线和纬线来刺绣,难度较大,但经彝族姑巧手刺绣后,精美的围腰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价值不菲。

彝族绣品丰富多样,除了服装外,常见的还有包、鞋子、鞋垫和其它饰品。值得一提的是鞋垫,情窦初开的彝族姑娘,鞋垫是送心上人的最好礼物。当女孩子遇上自己喜欢的人,就会为他缝制、刺绣鞋垫,作为爱情的信物。收到鞋垫的小伙子是幸福的,因为鞋垫表示了女孩的一往情深。当然,男女双方在交往中出现不合而分手时,有的女孩子也会送给男孩子鞋垫,表示虽然爱不存在,但毕竟爱过,希望对方珍藏。
彝族刺绣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加之做传统服饰工序繁杂,耗费时间,服饰穿戴复杂又不便换洗,一些人就渐渐不喜欢穿传统服饰了。现在的青年人,大多愿意外出打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剪纸、挑花、刺绣,即使有学习刺绣的,都要到了十几岁才开始学习,不能单独完成整件衣服制作,即便绣出了衣服,也很少有人会在日常生活中穿戴,只有到了节日,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或赶集、做客时才可以看到彝族姑娘穿戴民族服饰。这样,传统的彝族刺绣工艺也慢慢失去了以往的地位,彝族服饰渐渐被现代的服饰所代替。近年来,随着民族传统文化被重视和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彝族刺绣又开始焕发新的生机。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精美诱人,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彝族刺绣工艺,让它源远流长,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关键环节。(县富乐镇 宣传办)

曲靖风光

更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