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首页->文明影像
乡间女子收留旧“时光”
时间:2023-03-03 09:57:00      来源:宿迁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在泗洪县双沟镇前窑居(区划调整前归属于峰山乡),有一位酷爱收藏农村生产生活老物件的人,大家都称呼她“西南岗女收藏家”。今年51岁的杨素荣在峰山街开了个理发店,2月26日,记者前去采访时,杨素荣向记者展示摆放在理发店里的那些老物件,笑着问:“这些老物件你都认识吗?”

  “她以前收藏这些早就被农家淘汰了的东西,我是反对的,既然她特别喜欢收藏,我现在也支持她了。前些天,她在安徽泗县农村收购一个青石牛槽,有两三吨重,我就开货车去给运回来。”张克会是杨素荣的丈夫,说起妻子喜欢收藏农村老物件,张克会说,这些年来,杨素荣在周边乡镇乃至徐州、安徽、淮安等地收集农户家中各种老物件数以万计,某个老物件可能是几百元钱,可能是几十元钱,可能是几元钱,甚至是几毛钱,粗略算一下,杨素荣这些年来在收集老物件上的花费,已经超过10万元了。

  “像这些旧石槽、旧桌椅,还有那些坛坛罐罐什么的,你就是白送给人家也没人要,我给收回来,就是放不下那份浓浓的乡愁。”杨素荣说,她的娘家在天岗湖乡,初中毕业后去打工,后来学美容美发。嫁给张克会后,就在峰山街开个理发店。“我小时候就喜欢收藏老物件,最近这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村民的居住环境改善,许多农房拆除了,很多派不上用场的老物件没了去处。我看到这些老物件扔掉实在可惜,就花钱去收购。”杨素荣说,“这些老物件收集起来放在家中,只是供大家来观赏,纯属亏本生意,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亏本我不心疼,我收留了往日的‘时光’,是金钱买不到的。”

  一楼门面房是杨素荣的理发店和丈夫开的电动自行车门市,二楼多个房间,已经摆满了各种老物件,不远处的住所是一幢二层楼房,也被数不清的老物件占满了,那些石磨、辘轳、猪槽、牛槽等大件,只能摆放在室外空地。张克会说,这些年来,杨素荣都会利用中午没有人来理发的空闲时段,骑车走乡串户收集老物件。到目前为止,两幢楼房里分门别类摆放了各种老物件,如果算上室外摆放的,加起来占用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记者看到,杨素荣家整齐地摆放着石磨、煤油灯、缝纫机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有锈迹斑驳的老生产工具、泛黄的老照片、有很多人叫不出名字的生活用品。置身于此,仿佛“时光”回到了从前。每一件物品,都带有先辈们生产生活过的痕迹。这些“90后”“00后”可能都没见过的老物件,都是她从村民们的家中收集来的。记者不禁感叹:在乡村振兴中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留住历史文化,留住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这位乡村女子发挥了特殊作用。

  “这是耩子,现在农村已经很难见到了。”杨素荣说,耩子是传统的农耕器具,它是千百年来农民辛勤劳作的见证。耩子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等种类,三脚耩子较为普遍。据传,汉武帝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耩子,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耩子,一人在后面手扶耩子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千百年来,耩子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推动作用。

  农村老人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农村机械化程度不高,耩子便是较为常用的播种工具。操作耩子农民叫“把式”,牲口拉耩子的过程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牛的力气大小,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播种的密度。“把式”晃动耩子控制好速度,左右晃动要均匀,如果忽快忽慢,播种出来的庄稼就会稀稀拉拉。拉耩子的牲口大都是牛或驴,如果没有牲口的话,那只能靠人力拉耩子了。“在过去,农民种庄稼是多么不容易。为了教育青少年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我还无偿向一所学校捐赠了几十件农村生产生活老物件,供学校永久陈列展览。”杨素荣说。

  双沟镇前窑居党支部书记张新敏说,杨素荣的家,目前已经成为前窑居一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这里传承了乡村文化,弘扬了乡风文明,为子孙后代留住历史记忆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老物件、老古董寄托了乡亲们深厚的感情,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老物件、老古董陪伴他们度过艰难困苦的日子。杨素荣给老物件、老古董找到了安放的地方。

采访结束时,杨素荣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曾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工具和物品,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这些老物件,保留了几代人的记忆和乡愁。如果有条件,能把这些老物件、老古董放进合适的展馆展示,更能发挥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来源:宿迁网)


相关新闻:
宿迁市委宣传部 宿迁市文明办主办 宿迁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版权所有 365bet手机版客户端-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苏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