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一座小城的“逆袭”样本

来源: 合肥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时间:2024-04-10

长丰县工业制造快速步入智能时代 汪群 摄

  据《光明日报》4月9日报道(记者 丁一鸣 常河)一座曾经籍籍无名的小城,取“长治久安、人寿年丰”之意的长丰,却在1994年戴上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12年,长丰脱贫摘帽;仅4年后,2016年,长丰跻身全国百强县;2023年,长丰GDP突破900亿元,千亿目标近在咫尺。缺少先发优势的地区如何后来居上?本报记者特赴长丰寻求答案,一路探工业项目、访科创人才、走田间地头,力图破解“童话故事”背后的“实干密码”。

  “这条路,当年有多冷清,如今就有多热闹”

  采访长丰县下塘镇经济发展局局长林开新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实在太忙。

  “就在车里采访可以吗?我一会儿还要去对接个新项目。”坐定,车窗外是比亚迪汽车合肥基地,大货车川流不息,林开新也不得不把说话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能想象吗?这条路原先是给驾校学员练车的,当年有多冷清,如今就有多热闹。”

  用林开新的话说,2018年他开始参与招商时,下塘全镇“像点样”的企业没几家,“相比之下,好像还是下塘烧饼更有名气”。而现在,以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为龙头,下塘已迅速集聚规上工业企业48家。

  “真诚是必杀技。”林开新回忆,“企业提问、政府认领、跟踪解决、实时反馈,每周一次的推进会上,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比亚迪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不到10个月整车下线,5个月产值过百亿元……“长丰速度”令人震惊。走进比亚迪汽车合肥基地厂房,只见AGV小车往来穿梭,自动化率超过97%的生产线上,每50秒便有一台整车下线。长丰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杨斌激动地向记者“晒”出成绩单——2023年,长丰产销新能源汽车近50万辆,同比增长近400%;实现产值超620亿元,同比增长超320%。

  “巨无霸”入驻,引发产业链“裂变”效应。当前,长丰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700亿元。

  “我们是为长丰未来‘做媒’的”

  长丰草莓能不能加进口红里?空心菜做成开胃小菜好吃吗?弃之可惜的鸡血能否制成补血保健品……这一连串奇思妙想,在位于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的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有了答案。

  “实验室技术迫切需要市场,市场强烈呼唤先进技术,而我们就是为两者保媒拉纤的‘红娘’。”基地副总经理沈刚说。

  “所谓技术中试,就是将实验室无形技术转化为有形产品,并通过基地生产线进行小规模批量生产,随后试水市场;市场中试,就是将产品推向市场,评估市场反响,为投资者投资行为提供重要支撑。”沈刚解释。

  基地为每个“技术”成立一家专门公司,落户长丰1年多来,已成功孵化7家企业,实现产值2亿元。“今年目标是产值乘10倍。”手里攥着大把技术,沈刚“心里不慌”。

  同样在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还有一家为高科技企业“保媒拉纤”的高能级平台——中国科大国金院长丰科创基地。基地负责人、合肥中科瀚海青舟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问全介绍,落户长丰以来,基地已孵化高科技企业26家,其中以合肥动量守恒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最具代表性。

  航太雷电、先进光源启动建设,大科学装置跃居全国县域首位;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落户;北城科创集团成立……如今的长丰,科创平台百花齐放,一颗颗科创种子拔节生长的声音清晰可辨。

  长丰的现在和未来,被科创牢牢锁定。

  “让草莓成为长丰人永远的乡愁”

  长丰人谈乡愁,总是离不开草莓。

  作为全国设施草莓第一县,长丰种植草莓历史已有50余年。如今,长丰草莓已形成36万吨年产量,产业效益和品牌价值迈上“双百亿”台阶。

  让草莓成为长丰人永远的乡愁,是长丰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侯纯旺的初心:“永远,不仅需要优势品种层出不穷,还需要不断更新栽培方法。”

  新时代,长丰草莓产业还装上了“智慧大脑”。由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开发的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打开平台,全县草莓产业宏观状态尽收眼底,微观状态清晰可查。在草莓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驱动下,现在,长丰草莓平均亩产提高15%,每亩节省农资、人力等费用800元,亩均增收达3600元。

  “走好长丰草莓的未来之路,就是从‘颗颗甜’走向‘科科甜’。”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科研人员陈翔宇博士告诉记者。(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魏俊杰
分享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