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21年第21期

发表时间:2021-11-16  来源:河南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河 南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简 报

  (第21期)

  河南省文明办

  2021年11月15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志愿服务】

  统战灾后助重建  同心点亮微心愿

  文明城市创建

  ●平顶山市卫东区“三举措”提升创建文明城市新高度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驻马店市弘扬模范精神  打造“好人之城”

  【文明时讯】

  ●漯河市召开“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现场会

  ●三门峡市召开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座谈会

  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灾后助重建 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

  汝州市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

  【志愿服务】

  统战灾后助重建   同心点亮微心愿

  ——省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灾后助重建  点亮微心愿”

  志愿服务活动

  “想要一套防雨用具、想要一台微波炉……”一个个微心愿是受灾群众对恢复灾后家园重建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心点亮微心愿则是统战系统助力灾后重建的一项暖心举措。

  今年8月份以来,省委统战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决策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统战灾后助重建  同心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一是架起“连心桥”,征集“微心愿”。针对荥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帮扶村洛宁县在礼村和“双报到”社区经八路广电社区特别是受灾居民群众征集微心愿。通过发布倡议书,扩大知晓率和影响力,架起了省直统战系统干部职工、有关社会力量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二是汇集“微力量”,认领“微心愿”。组织干部职工,按照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填写“文明实践点亮心愿”认领表,优先认领本单位发布的微项目、微心愿并完善相关认领信息,鼓励认领本单位之外的微项目、微心愿。三是递送“微服务”,点亮“微心愿”。省直统战系统干部职工发挥职能优势,协调联系社会力量、爱心人士、专门机构,认领微项目、微心愿所需的资金、物资,积极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此次活动荥阳市受灾群众送去了急需的生活生产和医疗教学物资,价值达140余万元向洛宁县在礼村“三委”干部每人捐助1套防雨用具,向在礼小学品学兼优的15名学生进行了捐资助学给经八路广电社区金水路16号院受灾居民送去了心仪已久的家用微波炉。

  今后,省委统战部将继续把开展“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载体,汇聚统战力量,动员干部职工、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营造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让新时代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文明城市创建

  平顶山市卫东区

  “三举措”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新高度

  平顶山市卫东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着力抓好机制、强化职能、搭建载体,加强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抓机制,织密文明之“网”。日常管理机制突出“细”。针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庭院管理等常态化创建项目,实行三级管理机制,领导班子包片、分管领导包点、网格包圆, 把任务、要求、职责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五小”行业、无主管庭院管理难、主责部门不清等难点问题,制定协商解决机制,切实提高问题整改的效率和质量。参与创建机制突出“严”。制定共创共建考评机制,印发《平顶山市卫东区各级文明单位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作用;出台不文明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不文明养犬、违章停车、乱贴小广告等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加大惩处打击力度;健全举报奖励机制,开展“随手拍”有奖举报活动,鼓励居民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形成抓创建、促提升的良好氛围。督导通报机制突出“快”。建立区创文指挥工作群、创文领导群、创文责任单位群、创文宣传群等,区创文办根据责任分工和级别层次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动态性问题直接交由相关单位进行落实,重要工作、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加压催办。通过上下传导压力和左右传递动力,各创建责任单位及时、主动认领问题,快速整改落实,保证问题整改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强职能,抓牢文明之“本”。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力推进老旧庭院、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引入智慧城市理念,整合区域现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智能生活社区、智慧养老体系,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辖区停车场、停车位、公共厕所、便民疏导区等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游园廊道、休闲座椅等的动态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类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为辖区群众提供干净、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抓好文明素质提升。通过“卫东宣传”“文明卫东”微信公众号、“卫东融媒”视频号,整合全区微信平台资源,大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意义、体系标准、工作成果等,在辖区形成良好的创文氛围。

  搭载体,点亮文明之“光”。突出模式创新。把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不断创新理论宣讲模式,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为原型创编节目,以歌舞、快板、诗朗诵、曲艺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教育引导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突出为民服务。各文明实践站所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盼, 盘活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建设网格化管理体系,辖区306名网格员充分发挥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巡逻员、服务员、办事员的“六大员”作用,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打造为民服务的“排头兵”。突出学用结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及各种红色资源,为群众构建身临其境的“学习场”,把党的声音、党的理论传递到群众心里。聘任文明城市监督员,对辖区主题宣传、志愿服务、行业规范、 环境卫生等进行监督,对公共秩序、交通秩序等不文明行为 进行劝导,对文明城市创建要求、居民文明行为规范等进行 宣传,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有效推 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

  驻马店:弘扬模范精神  打造“好人之城”

  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深入学习宣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强化典型引领,推动群众参与,营造宣传氛围,着力打造“好人之城”品牌。

  一是高扬学习模范、关爱模范的“风向标”。市委常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全市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先进事迹座谈会并讲话,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代表作典型事迹交流发言。市文明办、新闻媒体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利用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街道)、好人公园、公民道德宣传栏等阵地,刊登、播放模范人物事迹,定期组织全市道德模范交流座谈,大力弘扬模范精神,在全市上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以市文明委文件出台《驻马店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实施办法》,安排财政专项经费,帮扶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二是奏响典型带动、群众参与的“交响曲”。引导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面对疫情灾情“双重大考”,市文明办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及“最美人物”等积极行动、率先垂范。遴选道德模范参与百姓宣讲,进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亲身经历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撒播“爱心种子”。以志愿服务搭起“连心桥”,策划开展接地气、聚民心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目前,全市已培育“疫路有爱”“天中义工”“幸福来敲门”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注册志愿者超83万人,汇聚起广泛参与、人人践行的强大合力。

  三是用好结合融入、抓细抓小的“放大器”。围绕中心大局,找准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在结合融入上做文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童心向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开展“六个一”(听一个红色故事、看一场红色电影、读一本党史书籍、唱一首红歌、做一件好事、写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养成。完善文明创建“小手拉大手”工作机制,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建设村史馆,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提升基层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打好工作创新、树立品牌的“主动仗”。在弘扬英模精神、培育选树先进典型上探索创新、立破并举,不断擦亮“驻马店好人之城”品牌。推进“楷模发布厅”进校园、进课堂、入头脑,完善“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感动天中”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创作《杨靖宇》《打铁花行动》等主旋律影视作品,以全国道德模范赵小参感人事迹编排豫剧《嫂娘·大娘·亲娘》并全市巡演。坚持“红黑榜”发布制度,营造诚信是金、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好人引领的“雁阵效应”日益凸显,全市累计5人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总人数居全省前列。

  文明时讯

  为推动“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日,漯河市“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现场会在源汇区召开,市、县(区)两级文明办主任,全市47个乡镇分管领导及省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党组织书记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实地观摩了源汇区空冢郭镇马店村、半坡朱村“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和文明村创建情况,传达贯彻了全省“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把握“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标准设定、宣传发动、建立奖惩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培训指导。

  近日,三门峡市召开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座谈会,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孙梅丽及省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代表刘宽、宋振廷、马玲玲、高超群、侯严伟分别结合自身经历作了交流分享。会议强调,一要发挥榜样作用,掀起全社会争当模范的热潮。二要讲好模范故事,全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三要强化多重保障,扎实做好关爱礼遇道德模范工作。要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礼遇帮扶和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关爱礼遇措施,向全社会传递“好人有好报、做好人不吃亏、跟着好人做好人”的价值导向。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志愿服务队走进滑县慈周寨镇北李庄村,开展“灾后助重建 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北李庄送去了价值2000元的口罩、消毒液、消毒酒精、体温计等防疫物资。同时,号召发动4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积极购买了北李庄村生产的红薯、粉条、玉米糁等农副产品,采购消费金额总计3388元,帮助当地农户增收,为北李庄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继续贡献力量。通过活动的开展,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今后,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乡村振兴全面实施贡献三农力量。

  近日,汝州市洗耳河街道办事处在上河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上河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对过往居民发放宣传材料,对移风易俗进行广泛宣传,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推动移风易俗,从自己做起,自觉做到文明祭扫,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对“移风易俗”的认识,同时,让居民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责任编辑:朱丽文】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