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shixuexi-picture.png

南阳:农家小书屋 涵养乡村大文明

发表时间:2021-12-14  来源:南阳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在广大乡村,一家小小的书屋的作用有多大?在河南南阳,“农家书屋”的建设让村民们有了随时“充电”的“黄金屋”,让孩子们有了课后学习的好去处,让村里有了向上向好的“书香气”……“农家书屋”正成为涵养乡村文明、实现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农家小书屋 文化“大粮仓”

  “家门口有个农家书屋真方便,有啥想知道的,就可以直接借书来看,孩子平时也多了一个去处,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小书屋有大天地!”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前来看书的社区居民田秋阳一说农家书屋就连连竖起大拇指。书屋内,桌椅板凳一应俱全,十分整洁,书柜上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历史类各种类别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农家书屋的两位管理员梁万钊、王居有都是退休老教师,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说起书屋就打开了话匣子。

  “书屋除了供社区群众读书外,我们还开设‘4点半课堂’,让放学无人照看的孩子到书屋读书、写作业。”梁万钊说道,以前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照看,现在有了农家书屋,每天下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准时到书屋看书写作业,两位图书管理员还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在种植的过程中,有啥不明白的,就到书屋来借阅种植方面的书籍,吸收最新的种植方面知识。”承包了两个大棚种蔬菜的任晓说起农家书屋就赞不绝口,通过在书屋里阅读学习,获取了种植蔬菜的实用技术,提高了种植水平和效益,年收入10万多元,成了远近有名的“菜王”。社区居民赤广跃、李云茹通过农家书屋学习家政服务方面的知识,成为家政专家,还办起了培训班;社区居民马军读月季类种植的书,建起了月季园,当起了老板,月季产品远销海外……

 

菱角池社区书屋管理员正向群众介绍书籍。 图片来源:南阳晚报

  知识改变命运,农家书屋不仅改变了乡风民俗,还成了群众致富的“加油站”,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乡村振兴,文化为魂。让书香照亮乡村阅读之路,让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2019年,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建成后,我们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大粮仓’。”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菱角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玉平说,菱角池社区农家书屋现有各类藏书一万余册,还推出了公益文化大讲堂、党史知识竞赛、乡村阅读季等多种主题活动,关注群众的健康与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农家书屋“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将加快农家书屋的发展,并继续增添新的图书,高质量开展服务工作。”王玉平说,接下来农家书屋会继续引导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领乡村阅读新风尚,助推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助力乡村振兴,为南阳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邓州市九龙镇陈岗社区:小小书屋 引领文明新风尚

  “打牌、闲逛的少了,有空就到书屋去看书充电,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在邓州市九龙镇陈岗社区,一说起农家书屋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连称农家书屋悄然改变了大家的生活。

  邓州市九龙镇陈岗社区位于九龙镇九龙街,2011年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县香花镇移民搬迁至此。书屋有50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群众可随时借阅。

  书屋变成智慧屋。为了让群众在书中找到致富门路,学到致富知识,农家书屋书籍选择上与当地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让老百姓通过读书能实实在在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村民李照生通过书屋学习了种桃技术,除自己种植外,还带动乡邻发展冬桃种植,成为“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读书用书典型。

  书屋成交流课堂。陈岗社区还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和专家,在农家书屋举办种植、养殖、加工实用技术培训20余班(场)次,受益村民1000多人次。书屋不仅仅能读书,更是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许多社区难题、邻里矛盾都在沟通中得到解决。与此同时,陈岗社区还配套建设了党员远程教育室、多功能培训室、村民体育健身广场等,加大社区干群交流往来。

  营造良好氛围。农家书屋激发了群众的阅读兴趣,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打牌、闲逛的村民少了,爱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村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陈岗社区依托农家书屋这个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书屋利用暑假积极组织本村中小学生参加“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活动,极大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2018年暑假,在书屋读书的雪垠中学学生王贺撰写的《谢谢你,农家书屋》,获国家新闻出版局征文一等奖。社区还组织村民积极参加2021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爱阅读100天”“发现乡村阅读榜样”“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推荐”“参与农耕文明体验”“妈妈读书会”等阅读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成为广大干群学知识、学技术、学本领以及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成为助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成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据了解,陈岗社区将继续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让更多的群众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

  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农家书屋:农村新风尚 书屋读书忙

  冬日,农闲,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农家书屋里坐满了读书的村民。12月10日,记者走进农家书屋看到了这样一派景象。“农家书屋不仅是村民汲取知识的地方,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南召县东庄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光辉告诉记者。

  多方筹措,全民尽享书香。南召县城郊乡东庄村农家书屋藏书6000余册,书架、茶几、沙发,一应俱全。书屋布局精巧,风格现代,让人耳目一新。2020年,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大力支持下,研究院下属中央文献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出版社为书屋捐赠了各类红色读物、汉译名著共计2300多册。同时,多方协调知名出版社、图书单位及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赠,包括儿童、科普、艺术、文化、实用技术等各类读物共计3500多册。针对不同的阅读人群,南召县东庄村主动联系县委党校等单位开展图书置换活动,将共计600多册红色图书置换为适宜村民及儿童阅读的图书,设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种类齐全的书籍,让村民尽享书香。

 

孩子们沉浸在书的海洋。 图片来源:南阳晚报

  以人为本,方便群众读书。针对不同人群的闲暇时间,南召县东庄村农家书屋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年人,实行全天开放;对在校生,双休日、节假日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年轻人,安排晚上时间开放。此外,为提高大家对农家书屋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在完善硬件设施、协调图书捐赠的同时,东庄村还首创了“学生志愿者”管理办法,让村里假期在家的大、中学生协助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制订图书室读者须知和借阅规章制度,让本村学生参与到村里的公共事务,锻炼他们的沟通和管理能力。

  交流平台,互帮互助共进步。书屋自建成后,已举办东庄读书日、与城郊乡希望小学共庆“六一”捐赠书籍、小志愿者为图书室建设建言献策等多项文化活动,有力带动培育了基层重视知识、重视读书的文化氛围。每年,东庄村还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主题读书征文活动,让村民写出自己在书屋读书用书的经历和感受,展现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并组织志愿者、农村党员和阅读骨干开展互帮互教活动,开展读书知识竞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读书体会,介绍读书典型人物事迹。

  依托农家书屋平台,南召县东庄村的群众从书籍中获得了丰富知识,开阔了视野,农家书屋成了村民的“充电站”“致富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东庄村农家书屋将会继续结合实际,苦练内功,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倩】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 大河网 承办

豫ICP备07006354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