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yz_banner_2.jpg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区

留住城市底片 “活化”城市记忆鲁祖庙核心区旧貌换新颜

image.png

鲁祖庙核心区品质提升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本报资料图片

  日前,记者从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渝中区生态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鲁祖庙核心区品质提升工程)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一个全新的鲁祖庙将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重庆仅存遗址级别的民俗生活写照

  鲁祖庙建于1911辛亥年,以当时的手工艺人集资所建的鲁班庙(亦称“鲁祖庙”)为中心发展而来。鲁祖庙是纪念中国传统建筑行业祖师爷——鲁班的场所,该地区也因鲁祖庙而得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区域逐渐发展成为手工艺品制作和交易的中心,聚集了许多工匠和商人,成为当时渝中半岛上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

  鲁祖庙传统风貌区由大同路、民生路、石灰市街、民权路四条道路围合而成,交通通达性较高,其间穿插有不计其数的小巷。

  巷子两旁存留下大量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建筑,建筑种类繁多,已成为民国集市的最后缩影,是重庆仅存的遗址级别的民俗生活写照。

  鲁祖庙保有过去的烙印,但其态势日趋衰败。破败的房屋墙体,糟糕的居住环境,每逢下雨便滑湿的街道,与周边建筑群及城市中保存修缮的老建筑相比,都显出老旧颓败之势。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历史建筑是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文化“活的记忆”。加强老城区、老街区、老建筑保护,势在必行。2016年8月,鲁祖庙核心区品质提升工程正式启动,经过4年多的改造提升,鲁祖庙片区悄然之间已经“模样大变”。

  走进如今的鲁祖庙街区,街道两旁一改往日暗沉的色调,主街地面整洁亮丽,楼栋外立面统一美观。2021年11月,我区正式对位于鲁祖庙传统风貌区东北角的鲁祖庙核心区进行品质提升。目前,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从细节入手还原核心区一砖一瓦

  鲁祖庙核心区品质提升工程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49万平方米,内有13栋建筑,建设内容包括建筑修缮加固、管网改造、环境整治、夜景灯饰和导视系统等。

  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中心副经理(兼项目部经理)、项目负责人谢能榕告诉记者,核心区品质提升整体思路十分清晰。一方面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和修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实现区域内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商业和旅游开发,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吸引更多人前来投资、游览,感受重庆民俗生活和文化底蕴。

  “核心区内建筑种类繁多,诞生于各个不同的年代,留存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其中柏庐建筑群、105号民居是文物保护建筑,99号楼是优秀历史建筑。”谢能榕告诉记者,在修缮加固过程中,遵循文物保护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结合修缮方案,邀请相关专家确认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如门窗颜色、木构件制作工艺、雕花雕刻工艺,提出设计准则,采用原有工艺修缮。同时,以“整体性、真实性、可持续性、可读性、保护与利用兼顾、最少干预”为保护基本原则,遵循“保持原有形制、原有结构、原有材料、原有工艺”的维修原则,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更换比例,最大限度使用原有材料和老木料,呈现其原有风貌。

  “例如105号民居,之前是危房,在加固修缮期间,我们将每一块砖都进行了编号并妥善保存,后期按照编号进行恢复,在保证建筑结构稳固的同时营造出原有建筑外立面风貌。”谢能榕说。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走进核心区,还可以看到一些残垣断壁,甚至部分房屋墙壁上的青苔都还一一保留着。另外,75号楼外立面墙砖上还有一些神秘数字,在此次品质提升中也露出了真容。谢能榕告诉记者,这些数字到底有何意义,他们也未曾知晓,核心区整体开放营业后,市民、游客都可以前往探寻。

  鲁祖庙核心区品质提升完成后,重庆康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商家入驻该地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动发展,利用改造完成的特色街区发展文旅产业,将该地区打造成为渝中的文旅名片。

  记者姚延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