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人|黄兴涛:初心不改 “白衣使者”踏出乡村振兴路
来源: 南岸网     发表时间:2023-09-01     责任编辑:严 峻

0946083951089052.jpg

黄兴涛(前)正在查看患者医学影像。 (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44岁的黄兴涛,是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他潜心于医学影像的临床研究工作20年,尽心竭力帮助每一个病人,并在SCI期刊及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期间,他连续工作435天为当地居民服务,并指导培养了数十名医务工作者,先后受到该国总理、卫生部长接见,并荣获重庆市援外医疗工作突出贡献奖。

  2021年,黄兴涛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当地居民参保率实现99%,并有力推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成文旅融合发展项目,预计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万元。今年8月,黄兴涛被评为敬业奉献“重庆好人”。

  扶危济困的“热心肠” 

  对黄兴涛而言,“白衣天使”这一称呼不仅仅是身份象征,更是意志力、行动力的代名词。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抓好科室管理、医疗服务和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潜心于医学影像临床研究,曾主持完成市、区卫生健康委多项课题。黄兴涛的真诚服务换来了病人的赞誉,他成为患者眼中的好医生、热心肠,医务人员心中的好同事、好老师。

  2017年,黄兴涛得知国家需要一批医疗工作者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开展医疗援助,就想报名参加。但想到家中有5个需要照顾的老人和两个小孩,其中一个才出生两个月,他犹豫了。在与爱人商量时,同为医生的爱人非常理解他:“去吧,家里有我。”

  就这样,黄兴涛满怀热情与重托,登上了前往巴新的航班。

  这个遥远的太平洋西南部国家,医院设施陈旧,医学影像技术较落后,给黄兴涛的救治工作带了挑战。黄兴涛竭尽所能、因地制宜发挥技术优势,既当医生又当老师。援巴期间,他为当地居民做核磁共振(MRI)2136人次,CT检查5266人次,审签审核X线平片10余万人次,帮助培养相关技术医务人员48名,开展讲座或示教34次,推广新项目新技术40余种,使得当地医学影像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巴新主流媒体《国民报》对黄兴涛给予极高赞誉,称他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首席医学影像及核磁共振专家”,并感谢其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

  基层服务的“先行兵” 

  2021年,市五院作为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成员单位,要派驻村干部。“请领导让我去吧!”得知这一消息,黄兴涛主动请求到石柱县沙子镇龙源村任第一书记。

  驻村伊始,他不漏一家一户去走访、调研和慰问,只为尽快熟悉民情。为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看病难”问题,黄兴涛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并促成市五院第一党支部与沙子镇龙源村支部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市五院先后为村卫生室捐赠心电图机、血糖仪等价值1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派驻一名全科医师到村卫生室长期坐诊。此外,市五院还开通了与村卫生室的远程会诊通道,通过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村卫生室即可享受三甲医院的看病服务。

  为了不让村民因病致贫,黄兴涛动员全体村民参加医保。不少村民不了解医保,黄兴涛就给他们普及相关知识,积极做思想工作。为避免错过参保期,黄兴涛还主动为一些家庭垫付了保费。最终,龙源村医疗参保率达到了99%。

  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医疗服务跟上了,如何能带动村民增收?作为第一书记,黄兴涛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协力发展集体经济,利用市委宣传部帮扶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产业振兴找方向、找路子。

  黄兴涛数次联系专业规划团队、文旅民宿团队对龙源村进行规划考察,主动找到市乡村振兴局寻求指导,争取到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龙源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项目——龙源村旅游接待中心的建设。他还争取到水保项目资金400万元,道路改造资金328万元。为推动当地酒厂和烘烤基地建设,他争取到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帮扶资金100万元,相关项目已建成投用。如今,该项目实现由市乡村振兴局提供协作资金、招引社会资金、龙源村出地共建,让龙源村焕发勃勃生机。项目投入使用后,龙源村集体每年收入预计增加100万元。

  在邀请外援、打开思路的同时,黄兴涛动员村里村外的乡贤能人,共同为龙源村的发展出谋划策。目前,乡贤们回乡建设的初步意向项目包含:投资5000万元左右的竹笋基地及加工厂、1000万元左右的油茶基地、8000万元左右的旅游地产、1.5亿元左右的悬崖酒店和滑雪场等。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做前期规划,未来投用后,将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的“助推者” 

  龙源村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众多,土家文化、秦良玉文化、王花城文化散发灿烂辉光。

  黄兴涛不断发掘好的乡土文化资源,以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形式,持续展现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带动更多人研习,让乡土特色延续。

  “土家锣鼓、说吉利、土家狮子、吹唢呐等,这些都是龙源村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项目。”黄兴涛时常找到当地的艺人老师傅,向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并鼓励大家“以老带新”。在他的推动下,目前已有4个年轻人就一些项目“拜师学艺”,逐渐掌握精髓。

  “太阳出来啰儿,照山岩哦啷啰……”大山里面又响起黄兴涛领唱的声音。这是石柱县政府为传承土家民歌而开展的一次大规模“唱山歌”活动。活动开展后,大山里总能听群众高唱“啰儿调”,那是黄兴涛带着当地百姓唱响的山地民谣。在黄兴涛孜孜不倦的带领下,村民们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精神风貌得到极大改善。

  从国内到巴新,从医院到乡村,一路走来,黄兴涛总是选择那条最艰辛、最难走的路,坚守着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黄兴涛说:“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兢兢业业地做好热爱的事业,用双肩承载起生命的重托。”(记者 舒永兵)

Baidu
sogou